規范引導到府醫療“上心”服務-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3/01 08:30:31
來源:經濟日報

規范引導到府醫療“上心”服務

字體:

  福建省醫保局日前發布通知,新增到府服務費、團體心理治療等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其中,醫療機構為患者提供到府醫療服務,採取“醫療服務價格+到府服務費”方式收費。提供的醫療服務、藥品和醫用耗材價格不變,“到府服務費”則由醫療機構綜合考慮服務半徑、人力成本、交通成本、供求關係等因素自主確定。這是優化完善醫保政策的有益嘗試,旨在提升醫療服務的便捷度和品質,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的健康需求,從而促進健康服務模式的創新和優化。

  數據顯示,2023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超過2.9億人,每人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8歲。同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算,我國60歲老年人的健康預期壽命約為16年。這意味著絕大多數國人都可能遭受疾病尤其是慢性病困擾,醫療服務需求量激增。不僅如此,一些患者因長期患病導致行動不便,為就診來回奔波和排隊等待的成本巨大;還有一些患者則希望享受更便捷、更貼心的健康服務,進一步改善就醫體驗。民有所呼、政有所應,到府服務的收費方式呼之欲出。

  醫保部門通過價格政策規范到府服務等項目,可以有效提高醫療資源利用率。這符合國家對提升醫療服務品質的導向,是地方政府根據實際情況探索適合本地區發展的醫療服務項目和模式。有觀點認為,上好門的前提是“上心”,具體而言,要更好地執行上述政策,需要優化硬體設施和服務流程,注重醫護隊伍的建設,同時還要加強行業監管和政策引導。

  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充分了解患者需求和預期,設計和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功能表,提高患者滿意度。同時,可建立患者反饋機制,對服務過程進行監督,鼓勵患者對到府服務的體驗和效果提出意見建議,不斷優化服務內容和方式。

  促進多方合作。醫療機構要加強與社區服務中心、居民委員會以及社會力量的合作,理解患者的具體需求和家庭環境,形成協同服務網絡,共同推動到府服務項目。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對到府服務費等項目的宣傳,提高公眾對這些服務項目的認知度和接受度,進一步擴大服務覆蓋面。

  此外,要保障信息安全,也就是醫護人員在提供到府服務過程中必須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嚴格保護患者的隱私和個人資訊。可將其納入定期評估和監督,確保送到府的健康服務具有從硬體到軟件的全面高品質。(胡穎廉)

【糾錯】 【責任編輯:馬若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