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2 07/ 29 06:38:27
來源:新華網

今日主角 | “敬二舅”刷屏:平凡之光,大有力量

字體:

  每個人都是生活的主角,每個人都是時代的主角。今天我們關注的主角是他們——排除萬難勇向前的人。

1

滿屏“敬二舅”

“二舅”究竟有怎樣的力量?

這兩天,一則名為《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內耗》的短視頻火爆網絡,與“二舅”有關的話題霸佔各大熱搜榜。

視頻的故事與表達感動了無數網友——

有人説,這是視頻版《活著》;有人説,倣佛看完了一篇短篇小説,“二舅”像是從故事裏走出來的主人公,重疊了無數平凡人的身影;有人説,“二舅”讓他們想起了家鄉的人、身邊的親戚……

我們先來簡單地説下“二舅”這個人。

視頻中的“二舅”是一個穿灰色衣衫的幹瘦老人。

少時的“二舅”本可以憑著自己全校第一的學習成績和一看就會的動手能力去開啟自己開挂的人生,但不料卻被生活開了一個大玩笑,在年少時因為發燒打針成為了一個行動不便的殘疾人。

心灰意冷了一年後,“二舅”終于從床上爬起,從一套木工工具開始,成為鄉間的一位巧匠奇人。

“二舅”自學木工,但不僅僅是一名木匠,他給村裏人修農具、家具、電器、車輛……用雙手撐起了自己的生活,還領養了一個女兒,並撫養她長大。

故事沒有到此結束。

孝順的“二舅”還要一邊出門幹活,一邊照顧自己的老母親。

試想,如果“二舅”沒有殘疾,而是順利參加高考,想必現在已過上了領著退休金頤養天年的生活,作者問他是否會覺得遺憾,他説“從來沒有”。

簡短的故事展現出“二舅”身上不少可貴的品質,在他看似普通的生活中,卻有著一股治愈人心的力量。

如果要給這股力量起個名字,那我想是“頑強”。

這個平凡的故事其實折射出了我們每一個人,滿屏的“敬二舅”或許敬的就是他直面苦難、從不退縮的人生態度和堅韌品質。

2

“扭扭車男孩”“無腿勇士”……

感動我們的是什麼?

“扭扭車”男孩張亮的故事,很多人都熟悉。

這位自小患有成骨不全症(又稱“脆骨病”)的男孩,三年級開始坐“扭扭車”代步求學。

雙腿不能正常行走,但從未放棄追求夢想的腳步。

最近,張亮收到了心儀已久的大學錄取通知書。

他離夢想又近了一步。而很多人也從他的故事中,獲得了追求夢想的力量。

  “無腿勇士”夏伯渝,想必大家也不陌生。我們“今日主角”欄目曾專門寫過他攀登珠峰的故事。(詳見《今日主角丨登上世界之巔“總共分幾步”》

  26歲,他第一次攀登珠峰時,把睡袋讓給隊友,導致雙小腿因凍傷而截肢。69歲,終于成功登頂珠峰。

40多年,他一次次出發,一次次失敗,卻始終堅定不“渝”。

山高人為峰。不斷攀登人生的階梯,活出自己的高度。

這樣的故事,怎會不動人?

3

一篇論文致謝

為何能引發共鳴以至于全網刷屏?

近幾年,每到畢業季,都有一些論文致謝引發關注。

去年,中科院畢業生黃國平的博士論文致謝,在社交平臺上走紅。

至今依然記得其中一些話,“我走了很遠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將這份博士學位論文送到你的面前”“理想不偉大,只願年過半百,歸來仍是少年”……

還記得一條點讚很高的留言,“窮且志堅,不墜青雲之志。”

  今年,一位來自大涼山小夥蘇正民的6000字畢業論文致謝,看哭了很多人。

大涼山,我們都知道,這裏曾經代表著“窮困”。走出大涼山的難度“難于上青天”。

蘇正民的求學路自然是“坎坷崎嶇”,這在他致謝裏有過描述:“山裏的道路,看著很近,常常卻要繞很遠的路,走兩三個小時的山路能到達學校是家常便飯……”

但他卻未曾放棄希望。

漢語水準差,就放學後找個角落誦讀課文;成績提高慢,就省吃儉用買學習資料……2017年,蘇正民考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成為當時村裏第一個“211”大學的學生。

他也不曾忘記理想。

在致謝結尾,他寫道:“阿蘇唯有繼續努力學習、帶著知識回到大山,幫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

  看到這樣的故事,你是否也會情不自禁想起自己的奮鬥往事?

4

“二舅”就在你我身邊

平凡英雄不平凡

  考學失敗、工作不順、求愛遭拒……我們似乎一直都在不停地與困難作鬥爭。

“今日主角”欄目關注過很多平凡英雄,這些英雄無不是在與生活磨難的抗爭中閃閃發光。

他們的故事讓我們堅信,排除萬難勇向前,人生路最後通向的一定是勝利。

 

監 制:朱永磊 邱小敏

策 劃:李潔瓊

文 案、視頻制作:馮文雅

審 校:陳競超

點擊進入專題

【糾錯】 【責任編輯:張倩 】
01002006070000000000000001119801121167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