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廈門11月15日電(記者李欣趙宇嬌)2025年,對中國電影而言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年份——從《定軍山》出發,中國電影已走過漫漫120年。
近日,在2025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舉辦期間,新華網專訪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高世名,回望光影百年的發展歷程,直面數字時代電影的本體挑戰,解碼中國電影的時代使命與未來方向。
電影是産業工程 也是無數人的桃花源
1895年,盧米埃爾兄弟拍攝了世界第一部電影《火車進站》;10年後,取材自《三國演義》的戲曲電影《定軍山》在北京前門大觀樓放映。

11月13日,中國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高世名接受新華網專訪。新華網記者鐘奕攝
談及電影傳承至今的精神內核,高世名認為,電影從誕生的那一刻就是大眾化的藝術,“電影不是孤立的藝術創作,而是系統性的、工程性的,因而既是藝術也是産業。”這種産業屬性賦予電影獨特的大眾基因,“它最初是‘西洋鏡’般的神奇魔術,為普通人打開了一個虛擬的幻覺空間,一個流變中的平行世界。”

11月11日晚,2025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主辦方供圖
“兩甲子的光影歷程中,無數人通過電影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桃花源。找到了自己的夢想之地,獲得了心靈的慰藉,收穫遠方的消息。電影在人類的歷史上,有着巨大的貢獻。”高世名説。
數智時代裏 電影遇到的是本體論的挑戰
電影的發展史,也是技術的迭代史。高世名認為,電影發明是在1895年,但它大致是一個20世紀的工業,在今天這個數智化的時代裏,電影正面臨一種本體論的挑戰。

11月11日晚,主持人在2025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式現場與機器人互動。主辦方供圖
面對當下“觀影人次減少”的討論,高世名認為,“這只是數字時代對電影的本體論挑戰的表象。”他指出,不能狹隘地將票房等同於電影産業,線上&&流量、衍生産品以及巨大的邊際消費等共同構成了電影産業生態,“電影的消費場景遠比我們想象中的寬闊,其産業價值遠不止於院線票房的600億額度”。
“在全球範圍內,中國電影人是最積極、最無負擔地去擁抱新科技、新工具的,這些年很多院校和機構都在探索影像創造的新技術、新引擎,都在探討、實驗未來電影的新形態。”他説,“電影行業能夠通過不斷地自我創生、自我迭代,來克服數字智能時代對於電影藝術的本體論挑戰。”
現實主義是有深度的、有力量的
“中國電影從誕生之日起,現實主義就是它的底色。”高世名認為現實主義並非簡單復刻日常,而是把每一個人在社會整體中的處境、經驗進行總體性把握,現實主義是有深度的、有力量的。

11月11日,在2025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式上,84歲的電影藝術家、《開國大典》導演肖桂雲講述從影初心。主辦方供圖
在大銀幕上觀看《馬路天使》《烏鴉與麻雀》等經典電影的修復版後,高世名感受到那一代創作者的智慧與能量:“他們將現代手法與現實主題融合得如此完美,這種創作理念至今仍具啟示意義。”120年了,中國電影始終凝結着家國之思與人民情懷,“它振奮人心、凝聚民族精神,這是兩個甲子光影歲月留下的最可貴遺産”。
談及肖桂雲等老一輩電影藝術家的創作,高世名感慨:“她以導演視角駕馭宏大題材,將個人生命與國家歷史相契合,調動起每個中國人心中的‘家國自我’。通過電影可以感受到歷史洪流的奔涌。我們一定要正視自己的歷史,守住民族的根脈。”
生活是創作的源頭 年輕人要發出自己的聲音
觀摩了本屆電影節的金雞創投單元與“學子計劃”,高世名既為年輕電影人的理想與誠意感動,也提出了殷切期望,“年輕創作者的第一部作品往往真摯動人,因為那是他們生命經驗的全盤傾注,但要走向成熟,必須完成從‘以自我為中心’的個體表達到‘從世界把握自我’的轉變。”

11月11日晚,2025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主辦方供圖
高世名強調,生活是創作的源頭活水,“只有以最大的善意和開放的胸懷面對他人與世界,作品才能有分量、有價值,才能真正打動人”。
同時,他希望年輕電影人敢於樹立自己的電影觀:“不僅要思考‘這部電影要怎麼做’,更要回答‘電影是什麼’‘電影應該怎麼樣’。要有氣魄提出自己的電影主張,發出自己的聲音。”在藝術與流量的博弈中,他提醒所有電影人守住初心,“金雞獎40多年來始終堅守藝術性與精神深度,這種專業立場在今天顯得彌足珍貴。”
多元聯動 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高世名錶示,中國文聯正在推動一個創作計劃“場景裏的新時代”,通過發揮組織優勢與專業優勢,推動藝術家深入新時代創新創造的核心現場,“從現實中汲取靈感,用作品點亮群眾心靈,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11月11日晚,2025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主辦方供圖
作為中國電影的重要專業獎項,金雞獎正從“評獎”向“産業賦能”延伸。“對金雞獎來説,藝術不是市場的對立面,我們就是要為有深度、有藝術造詣的電影開拓大眾市場。”高世名介紹,通過人才鏈、創意鏈、産業鏈、價值鏈、傳播鏈的深度融合,金雞獎正與廈門共同構建優質的電影創新生態。目前,廈門已聚集2600多家影視相關企業,讓這座城市逐漸成為名副其實的“電影之城”。

11月11日晚,2025年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開幕式現場。主辦方供圖
“毛主席指出,文聯主要是‘聯’,上聯下聯左聯右聯內聯外聯都很重要。”高世名説,“我們要打通藝術界內外,聯動藝術家和人民大眾,真正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從中國式現代化偉大進程中凝聚磅礡的精神力量,催生出真正深入人心、影響世界的優秀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