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有意思丨“南宋第一貓奴”,是他? -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14 10:36: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文博有意思丨“南宋第一貓奴”,是他?

字體:

  “鹽裹聘狸奴,常看戲座隅。”許多年以前,大詩人陸游養了一隻貓,還為它寫了一首詩,流傳至今。

  2025年11月13日,是陸游誕辰900周年紀念日。在中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楊雨看來,陸游是偉大的愛國詩人,也有接地氣的一面,始終對生活、大自然抱有欣賞的態度,喜歡養貓,為小貓寫詩,就如同一位非常可愛的鄰家老爺爺。

  “南宋第一貓奴”

  如果大詩人陸游生活在現代社會,估計會被不少喜歡“擼貓”的年輕人引為知己。用楊雨的話來説,他算得上“南宋第一貓奴”。

  資料圖:位於紹興越城的陸游故里。陳漪楠 攝

  “狸奴”是古人對貓的愛稱。陸游學識淵博,家裏收藏了很多書,但家裏總有老鼠來搗亂,把書都咬壞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陸游用鹽換回了一隻貓,打算對付老鼠。

  這只貓抓老鼠非常厲害,陸游很喜歡它,給小貓取名為“小於菟”,意思是小老虎。有時他也會覺得不好意思,因為家裏沒有暖和的氈墊,也沒有好吃的魚。

  陸游養了不止一隻貓,除了小於菟,還有“粉鼻”“雪兒”。作為文化人,他寫了不少詩來記錄自己和小貓們的生活,比如誇雪兒每天忙着捉老鼠,卻不貪圖吃小魚。

  小貓粉鼻也擅長捕鼠,曾連夜與老鼠“廝殺”,保護家裏的糧食。他專門寫了一首詩《贈粉鼻》,對它大夸特誇,“連夕狸奴磔鼠頻,怒髯噀血護殘囷。”

  他欣賞小貓的勇猛,也發自內心地把它們當朋友。在《北窗》中,他寫“隴客詢安否,狸奴伴寂寥”,告訴自己,不要覺得孤單寂寞,不是還有狸奴陪着你嗎?

  可以這樣説,這些有靈性的小貓,為陸游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大詩人的“AB面”

  從這些記錄“擼貓”點滴的詩作中可以看出,陸游的性格裏有非常細膩的一面。比較鮮為人知的是,陸游詩寫得好,醫術也不錯。

  楊雨説,陸游出身於名門望族,其家族是書香世家,也是中醫世家。耳濡目染之下,他精通中醫藥,閒居在家時,經常外出採藥,帶着藥囊到鄉間去給老百姓免費看病,救了很多人。

  “驢肩每帶藥囊行,村巷歡欣夾道迎。”陸游人緣極好,有時去村子裏,人們經常會拉着他到家裏吃飯。被他救治過的人,會孩子取帶有“陸”字的名字,以示感恩。

  他的一生起起落落,但始終飽含愛國熱忱,立志報國。晚年,陸游躺在病榻上,心中想的依舊是國家,留下一首《示兒》,囑咐兒子:“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聊起陸游的一生,楊雨認為,不管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陸游一直有濟世之心,在生活中也是這麼做的。他身上最重要的標籤是愛國詩人,但在生活中也有不同的側面。

  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人們比較熟悉的是第二首,“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金戈鐵馬,非常有氣勢。

  與之相比,第一首的內容相當日常。“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外面是狂風暴雨,陸游在屋內烤着火,旁邊是可愛的小貓,畫面溫馨而又接地氣。

  他很擅長髮現生活中細微的美好,外出拜訪友人,看到的是農家豐收,用豐盛的宴席來招待客人,日子過得閒適自在,“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至今膾炙人口。

  懂生活,從未放棄自己的理想,陸游就是這樣一位詩人。

  寫詩像發朋友圈?

  有意思的是,在寫詩這方面,陸游相當高産,一生流傳下來的作品有九千多首。

  “陸游寫詩如同今天人們發朋友圈、發微博,很多時候就是分享生活、抒發心情,並沒有想過寫了這首詩就一定要讓它流傳千古。”楊雨如此形容道。

  從這個角度來説,蘇軾、白居易和陸游是相似的。放到現在,他們大概都是熱愛生活、喜歡發朋友圈的人,“可能寫完了偶爾會招呼朋友看一下,比如陸游,就‘艾特’過范成大。”

  這些詩,並非每一首都是頂尖之作,但卻真實記錄了他們的生活。

  越是偉大的詩人,其豐富性越是令人目不暇接,這是楊雨的觀點。就像陸游,他能寫出《書憤》《示兒》這樣的作品,也能寫出極富生活哲理的田園詩。

  也正是因為對生活、大自然等抱有欣賞的態度,陸游寫出的很多作品才能如此打動人心,他也才能在遭受挫折時,依舊能夠找到安頓心靈的地方。(記者 上官雲)

【糾錯】 【責任編輯:李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