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紀念館:多元體驗讓紅色文化可觀可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29 08:55:23
來源:中國文化報

西柏坡紀念館:多元體驗讓紅色文化可觀可感

字體:

  夏日炎炎,位於河北省平山縣的西柏坡紀念館內人頭攢動。許多游客來這裡瞻仰五大書記銅鑄像、參觀西柏坡陳列展覽館,在游覽中尋訪革命先輩的足跡,重溫中國共産黨“進京趕考”的歷史。

  西柏坡精神是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為更好地傳承紅色文化和精神,加強黨史學習教育、愛國主義教育,西柏坡紀念館通過“紅色旅游+文化體驗”等模式,將紅色文化與演藝等産業深度融合,推出了一系列主題展覽、研學活動和文化體驗項目,並以數字技術賦能紅色文化傳播,讓中國共産黨在西柏坡奮鬥的光輝歷史從靜態展陳變成既能參觀又能參與的文旅體驗,引導人們在游覽中體悟紅色精神、賡續紅色血脈。

  依託豐富的紅色資源,西柏坡紀念館利用其設立的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開展研學活動,舉辦青少年思政課、紅色研學特色課等課程,在宣講的基礎上,借助快板、歌舞、情景表演講述等形式,讓愛國主義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此外,西柏坡紀念館還與河北大學、河北師範大學等高校開展共建活動,高校學子作為志願講解員來館內學習西柏坡的革命歷史,並在學習和講解中不斷加深對紅色精神的領悟。據了解,近年來,西柏坡紀念館開展宣講活動萬餘次,舉辦活動3000余場,參與黨員、群眾達1000多萬人次。

  “這些年來,紅色旅游客群年輕化趨勢顯著。很多年輕人選擇來這裡團建,青少年紅色研學團在節假日絡繹不絕。”西柏坡紀念館研究部主任康彥新&&,針對年輕群體,西柏坡紀念館不僅推出了相應的研學課程,還根據年輕群體“注重旅游項目視覺化、體驗化、新奇有趣、互動性強”的需求,持續開發相契合的紅色旅游産品,探索出獨具特色的紅色文旅融合發展路徑。

  在做好保護工作的基礎上,西柏坡紀念館充分利用舊址環境以及周邊村莊的區位優勢,通過編排《新中國從這裡走來》《這裡是立規矩的地方》等舞&劇,以及大型實景演出《夢回西柏坡》等表演項目,讓游客沉浸式回顧黨和國家的崢嶸歲月;西柏坡紀念館還圍繞“兩個務必”“進京趕考”等主題,開發了西柏坡“紅色基因”系列AR冰箱貼等30余種文創産品,讓文創産品作為紅色文化的載體,將紅色文化之旅的余韻延續下去。

  作為中華民族文化基因庫(一期)紅色基因庫試點單位,西柏坡紀念館還積極運用科技手段構建教育生態、活化紅色資源,對革命文物進行數字化處理,有效推動了紅色文化傳播和紅色旅游發展。例如,運用三維激光掃描技術進行數字化復原,打造了“永不落幕的雲上西柏坡”數字展館,增強了紅色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建成“智慧黨建雲&&”,將十幾處場館的數字化資源整合為雲端數據庫,並開發“西柏坡精神微課”移動&&,打破時空限制,擴大了紅色文化傳播範圍;在新建的智慧展館推出AI虛擬講解員,實現文物故事動態演繹,讓紅色文化傳播更具趣味性、參與性。

  西柏坡紀念館對於紅色旅游的探索與實踐不僅有效弘揚了紅色文化,也促進了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西柏坡村、東柏坡村九成以上村民從事旅游相關工作,周邊村落利用西柏坡紅色資源發展旅游業,紅色旅游已經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自開放以來,西柏坡紀念館已接待游客8000多萬人次,年均接待游客達500多萬人次。

  “未來,西柏坡紀念館將從提升核心景區教育工程、精準定位游客群體、豐富旅游體驗、強化品牌營銷、完善配套設施等方面推動紅色旅游發展。”康彥新介紹,為進一步激發紅色旅游發展潛力,接下來,西柏坡紀念館將優化核心景區的主題展覽;根據游客群體研發文旅産品,進行多元化體驗設計;整合周邊資源打造具有辨識度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優化各項服務,提升游客體驗感和滿意度。(李欣然)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