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夕陽灑在延吉的街道上,結束了一天行程的老人們,坐在酒店的院子裏分享照片。對他們來説,這趟延邊之旅是一次舒心的體驗;對延邊來説,這是銀發經濟蓬勃發展的生動注腳——這裡不僅有美景與溫情,更有欣欣向榮的發展前景。
7月初,在四川成都站熙熙攘攘的月&旁,“銀齡樂游 鮮到延邊”的紅色條幅隨風飄動,900多名老年游客帶着滿滿的期待,踏上了駛向吉林延邊州的銀發旅游專列。
4天后的延吉西站,迎接這些老年游客的,是延吉市文化館演員極具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延邊巴適得板(成都方言:意為‘非常好’)!我一直想來這裡走走看看、嘗嘗特色美食,這個願望總算實現了。”游客施碧霞激動地説:“一下車,濃郁的延邊風情就撲面而來,這趟旅行肯定會非常棒。我要把這裡的美食、美景‘一網打盡’。”
近年來,隨着老年人口數量的攀升,銀發經濟正成為拉動內需、推動産業升級的重要引擎。延邊旅游持續火爆,對老年游客釋放出強勁的吸引力。延邊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州民政局積極推動銀發旅游專列項目,並於7月初迎來了首列從成都到延邊的銀發旅游專列。
接下來的行程裏,老人們的體驗豐富且從容。在延邊博物館,他們跟着講解員探尋文物背後的歷史;在延吉“網紅”彈幕墻前,大家排着隊拍照留念;在中國朝鮮族民俗園,老人們換上朝鮮族服裝,跟着工作人員學跳民族舞,沉浸式感受當地的民俗風情;登上長白山,俯瞰壯麗山河,美景盡收眼底。每一處景點、每一項體驗,都貼合老年人的節奏,讓他們以輕鬆愉悅的心情去感受延邊的獨特魅力。
為了讓老年游客安心出行,延邊在服務細節上可謂下足了功夫。專列內配備適老化座椅,過道寬敞且設有無障礙通道,方便老人行動;專業醫護人員全程跟車,為老人們的健康保駕護航,急救藥品與常用藥物一應俱全。游玩行程特意避開高溫時段,景區內增設休息亭與應急醫療點,餐廳還準備了軟糯易咀嚼的朝鮮族美食,貼心的安排、細緻入微的服務,收穫一眾老人的好評。
7月,來自湖北、江蘇、浙江、江西、四川、青海、貴州、重慶、上海等地的22列銀發旅游專列相繼抵達延邊,搭載約1.5萬名老年游客。預計全年將吸引近3萬人次的老年游客前來延邊旅游。
在延邊,銀發旅游專列串聯起了全州的康養資源,成為推動老年康養産業發展的重要紐帶。
近年來,延邊康養項目建設成果顯著。聖水龍山國際康養新城打造“旅居養老、健康管理、醫療康復、文化娛樂、餐飲服務、管家照護”六位一體的綜合運營場景,為老年人提供豐富的康養與學習生活選擇。正在建設的琵岩山龍門養心客棧項目,總用地面積約10.14萬平方米,項目瞄準銀發經濟,滿足老年人健康養老需求,還為南方游客到延邊避暑、度假提供優質、經濟的游玩場所,為旅居康養者打造“詩和遠方”。
為了引來更多老年群體,延邊在宣傳推廣上精準發力。線上,通過短視頻&&、旅游網站展現長白山的壯麗風光、朝鮮族的民俗風情和完善的康養設施,吸引潛在客群關注。線下,通過舉辦旅游推介會、參加行業展會等方式展示延邊康養旅游資源。
如今,延邊正借助銀發旅游專列的東風,將旅游流量轉化為經濟“留量”,從旅游線路設計到康養設施建設,從醫療保障到宣傳推廣,延邊的老年康養産業鏈日趨完善。
當夕陽灑在延吉的街道上,結束了一天行程的老人們,坐在酒店的院子裏分享照片。對他們來説,這趟延邊之旅是一次舒心的體驗;對延邊來説,這是銀發經濟蓬勃發展的生動注腳——這裡不僅有美景與溫情,更有欣欣向榮的發展前景。(程俁薇)
銀發旅游專列上充滿歡聲笑語 延吉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