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春1月22日電(記者邵美琦、司曉帥)春節還未到,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的西市場裏已年味四溢。紅燈籠高高挂起,蛇年元素和節慶裝飾點綴其間,市場裏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泡菜、米腸、明太魚、米酒等朝鮮族特色美食琳瑯滿目,吸引着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駐足挑選。
“打糕吃起來很軟糯,寓意着步步高升!”“明太魚最適合聚會吃!”“朝鮮族的金色大碗買回去,過年要添新碗!”……各色攤位前,店主熱情叫賣,人們邊嘗邊選。江蘇游客黃寶儀對東北風情和朝鮮族文化十分喜愛,她提着一大袋商品説:“買了月亮糕和明太魚,準備帶回去和家人一起吃。”
本地居民李宛芮在米酒攤位前挑選着,“過年有很多南方朋友要來,他們都想體驗一下東北年,米腸和米酒是必不可少的。”李宛芮説,她準備批量購買,囤足貨給朋友們都嘗嘗。趁着假期,朋友們還會去長白山看天池、泡溫泉,還會滑雪。

隨着冰雪旅游的持續升溫,越來越多的游客來到東北。在享受雪趣的同時,很多人也將感受地域文化、置辦特色年貨列入打卡清單。
攤位前“辦年貨”熱火朝天,快遞站裏小哥們也在忙活着“發年貨”。延吉市西市場管理處副主任付晨光説,“最近西市場日均客流量能達到2萬到3萬人次,很多游客選擇現場購買年貨,然後快遞郵寄,方便又快捷。”
2024年,延吉市接待游客破千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155億元,均實現雙位數增長。為了滿足回頭客的年貨需求,延吉市西市場還開設了線上商城,這裡的年貨正從地方特産轉型為全國消費者的“過年大餐”。
從事米腸生意30多年的李今玉從旅游熱中感受到年貨的變化,“以前只有本地人辦年貨時候買米腸,現在外地游客會打電話回購,買5斤、10斤的都有!”她熟練地切着米腸,“蒸着吃、炒着吃、烤着吃都好吃!”
在廣袤東北,各類年貨大集陸續登場。擁有百年歷史的遼寧瀋陽祝家大集以地道美味著稱,榛蘑、凍梨、玉米鍋貼等特色小吃應有盡有;黑龍江興凱湖冬捕節年貨大集上提供了新鮮的湖魚、魚肉水餃和全魚宴等美食,讓游客在寒冷的冬日裏喝一碗熱湯,吃一口滾燙的餃子;吉林敦化的年貨大集還有看戲、送福、游戲、抽獎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冰雪旅游與年貨經濟雙輪驅動,讓東北的冬季更加迷人。對許多游客而言,來東北不僅是賞雪、滑雪,更是在濃郁的年俗氛圍中,感受一種獨特的文化體驗。
“我們希望游客來東北,不僅帶走歡樂和回憶,還能把東北的年味和特産分享給更多人。”延吉一家特産集合店主理人魯紫玉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