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關鍵領域,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肩負着培養適應數字經濟時代職業人才的歷史使命。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需積極順應數字技術發展趨勢,以技術創新驅動教育模式變革,通過深度整合數字資源與教育場景,着力提升人才培養的針對性與實效性,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人力資源支撐。
數字技術賦能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價值功能
(一)數據驅動的精準化育人功能
在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時代背景下,數據驅動的精準化發展已成為推動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提質增效的必然要求,更是滿足大學生個性化職業發展的現實需求。
通過多源數據採集與智能分析,數字技術構建起全景式的學生職業發展“數字畫像”,為職業生涯教育的精準實施提供了科學依據。從教育學視角來看,數據驅動的精準化育人體現在對學生職業認知與能力結構的深度解構。借助學習分析技術和行為追蹤系統,能夠動態捕捉學生在職業測評、實習實踐、課程學習等場景中的多維數據,形成涵蓋“興趣-能力-價值觀”的三維發展圖譜。這種數據採集方式突破了傳統經驗判斷的局限,不僅能識別學生顯性的職業傾向,還能通過情感計算技術解析抗壓能力、創新思維等非認知能力,為個性化育人提供量化依據。在實踐層面,數據驅動的精準化育人通過動態優化職業發展畫像精準供給教育內容。基於學生畫像數據,智能推送適配的職業指導資源,實現“一人一策”的個性化培養。
(二)智能決策的高效化引導功能
在教育數字化轉型背景下,高校職業生涯教育亟待突破傳統經驗型指導的局限,構建數據驅動的智能化決策體系。數字技術通過機器學習算法與大數據分析,能夠實現對職業生涯教育全流程的智能研判與動態優化,為教育主體提供高效精準的決策支持。這一功能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數字技術可強化職業生涯規劃的動態適配性。基於校園行為數據、職業測評結果與勞動力市場信息的多元融合,智能系統能構建“職業發展能力圖譜”,實時追蹤學生職業認知、技能儲備與就業意向的演進軌跡。這種數據閉環使職業生涯指導從靜態評估轉向持續迭代,顯著提升教育干預的時效性。另一方面,數字技術可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的決策效能。借助預測性分析模型,教育者能準確識別不同學生群體的職業發展瓶頸。系統通過聚類分析與歸因計算,可智能推薦最優教育資源分配方案,包括導師匹配、實踐機會投放等。
數字技術賦能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實現路徑
(一)數據驅動,構建個性化教育閉環
高校應整合學習管理系統、職業測評&&及實習實踐等多源數據,搭建職業生涯教育大數據中心。通過數據挖掘與分析技術,深度剖析學生的職業興趣、能力水平及發展需求,形成精準的個性化“職業成長檔案”。這一過程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清晰的職業發展路徑,還能為教育者提供精準的教學依據。基於“職業成長檔案”,高校可運用自適應學習技術,智能推送適配的學習資源,實現學習內容與學生需求的精準匹配。這種個性化教學模式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升其職業發展能力。同時,利用學習分析技術實時追蹤學生的學習進度與效果,動態調整教學策略,形成“數據採集—分析反饋—精準干預”的完整教學閉環。
(二)智能決策,革新職業生涯規劃體系
高校需構建基於智能決策支持的職業生涯規劃體系,以實現從傳統經驗決策向數據智能決策的轉型。這一轉型的核心在於引入人工智能算法與機器學習模型,整合學生校內行為數據、職業測評結果及勞動力市場動態信息,構建職業生涯發展預測模型。通過整合多源數據,職業生涯發展預測模型能夠對學生在不同職業路徑上的發展潛力與潛在挑戰進行精準預測。這種預測不僅基於學生當前的學業表現和職業興趣,還結合了勞動力市場的實時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具前瞻性的職業規劃建議。學生可以據此提前調整職業目標和發展路徑,更好地適應未來職業環境的變化。同時,智能決策體系還為教育管理者與教師提供了可視化決策支持&&。基於數據分析結果,該&&能夠直觀呈現學生群體的職業發展趨勢、重點關注對象及資源需求分佈。教育者可以借此制定更加科學的教育政策,優化資源配置,確保職業生涯教育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開放協同,打造資源生態新範式
高校應聯合政府、企業、行業協會等多元主體,共建職業生涯教育資源共享&&,以實現資源的集中管理與開放共享,推動職業生涯教育的高質量發展。高校需強化職業生涯教育資源共享&&的頂層設計,統籌現有智慧教育&&,融入職業生涯教育模塊,實現統一管理。借助數字技術的數據存儲、分析與動態處理能力,&&可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技能等多維度數據進行智能化呈現,形成“職業發展數字圖譜”,為學生提供清晰的職業發展路徑,推動教育過程可視化變革。同時,高校應建立全過程數據信息使用規範,推進數據內容標準化,實現校內外跨部門的全面協同聯動。通過一站式信息綜合管理&&,保障職業生涯教育資源的完整性,實現“大生涯”教育環境下育人主體對數據信息的共建與共享,提升資源利用效率,為學生提供精準的職業發展支持。
(寧靈芝,廣西科技師範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係 2025年廣西科技師範學院教師科研基金課題“新時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GXKS2025ZD004)與廣西科技師範學院2024年輔導員工作室(“指南針”輔導員工作室)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