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程教學困境與對策的多維解析-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24 18:46:42
來源:新華網

高校《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程教學困境與對策的多維解析

字體:

  《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程的開設對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提出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程教學的優化建議,旨在提升該課程的教學質量,更好地發揮其育人功能。

   優化教學內容

  首先,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注重將理論內容與實際案例相結合,通過分析實際案例,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理論知識的內涵。例如,在講解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與發展時,可以結合我國歷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典型案例,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過程。同時,要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分析現實中的民族問題,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其次,還要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教師要密切關注民族問題和民族工作的最新動態,及時將新的理論觀點、政策法規和實踐經驗融入到教學內容中。可以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參加學術研討會等方式,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前沿動態,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同時,要鼓勵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引導學生通過網絡、報紙等渠道獲取最新信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例如,近年來,我國在民族地區實施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如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這些政策對於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師可以將這些政策的具體內容和實施效果融入到教學中,讓學生了解國家在民族工作方面的最新舉措,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

  改進教學方法

  其一,豐富教學方法。教師要打破傳統教學方法的束縛,積極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除了講授法、討論法、案例分析法外,還可以採用情景教學法、角色扮演法、項目教學法等。例如,可以採用情景教學法,設計一個模擬的社區場景,讓學生扮演不同民族的角色,在模擬的社區生活中體驗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感受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在講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時,可以採用角色扮演法,讓學生分別扮演自治區政府官員、當地居民等角色,模擬自治區政府制定和實施民族政策的過程,讓學生深入理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內涵和意義。在講解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未來發展時,可以採用項目教學法,讓學生分組研究不同民族地區的發展現狀和面臨的挑戰,提出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建議和方案。

  其次,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隨着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豐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可以通過製作多媒體課件、播放視頻資料、開展在線教學等方式,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時,可以播放一些相關的紀錄片,如《中國通史》《河西走廊》等,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同時,可以利用網絡&&開展在線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機會。例如,可以建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程的網絡學習&&,上傳教學視頻、課件、習題等學習資料,方便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學習。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其專業素養直接影響着教學效果。因此,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一方面,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定期組織教師參加學術研討會、培訓班等活動,讓教師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學理念,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另一方面,要鼓勵教師開展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探索適合《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例如,可以設立教學研究項目,鼓勵教師圍繞課程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開展研究,並將研究成果應用到教學實踐中。

  加強實踐教學環節

  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實踐教學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深入了解民族地區的實際情況,增強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和責任感。可以組織學生到民族地區進行實地考察,參觀當地的博物館、文化遺址、民族村落等,讓學生親身感受民族地區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志願者活動,如到民族地區的學校開展支教活動,到社區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活動等,讓學生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能力,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

  建立實踐教學基地:為了更好地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可以建立實踐教學基地。通過建立實踐教學基地,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成長。例如,可以與民族地區的學校建立合作關係,定期組織學生到學校開展支教活動,讓學生了解民族地區教育的發展現狀,為民族地區教育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加強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師不僅要具備紮實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因此,要加強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和國家觀,增強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可以通過組織教師參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開展師德師風建設等方式,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例如,可以組織教師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讓教師深刻理解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內涵和意義,從而更好地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到教學中。(作者:韋貴方,廣西科技師範學院)

  【基金項目】2022年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研究課題“新形勢下鑄牢廣西邊民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22FMZ109); 2023年廣西科技師範學院科研基金項目“大瑤山團結公約專項”(GXKS2023ZDA006)。

  

【糾錯】 【責任編輯:趙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