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數字化技術的飛速發展,教育領域也在不斷變革。《文學概論》作為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基礎核心課程,對學生文學理論體系的構建、文學素養的培養起着關鍵作用。傳統教學模式下,該課程存在教學方法單一、理論與實踐脫節、學生積極性不高的問題。數字化技術的興起和數字化技術的發展迅猛,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為課程改革提供了新契機。如何將數字化技術有效融入教學,提升教學效果,成為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焦點。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實踐對於培養適應新時代需求的複合型文科人才至關重要。
數字化技術賦能高校《文學概論》課程教學的機遇
豐富教學資源。數字化技術使教學資源不再局限於教材和紙質文獻。教師可通過網絡獲取海量文學理論資料,如學術論文、研究報告、經典文學作品電子文本、文學講座視頻等。這些資源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能拓寬學生視野,為教學提供有力支撐。例如,在講解文學流派時,教師可引入相關流派代表作家作品的電子版,以及學者對該流派的分析解讀視頻,讓學生更直觀深入地了解文學流派特點。
創新教學方法。借助數字化工具,教師可以採用多種創新教學方法。如利用多媒體教學軟體製作圖文並茂、聲像結合的課件,將抽象文學理論形象化。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線上通過學習&&發布教學視頻、討論話題、作業等,學生自主學習;線下進行課堂討論、小組項目等,促進知識內化。還可運用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技術,創設文學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文學作品氛圍,增強學習體驗。
實現個性化學習。數字化學習&&能記錄學生學習軌跡,分析學生學習行為數據,如學習時間、作業完成情況、測試成績等。教師依據這些數據了解學生學習狀況,發現學生知識薄弱點和學習偏好,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建議和學習資源推送。對文學批評感興趣的學生,推送相關學術前沿文章和研究案例;對文學創作有熱情的學生,提供創作指導資料和優秀作品賞析,滿足不同學生學習需求。
數字化技術賦能下《文學概論》課程教學改革實踐
構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線上,教師在學習&&上傳《文學概論》教學視頻,視頻內容涵蓋知識點講解、案例分析等。設置線上討論區,定期發布討論話題,如“如何理解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屬性”,鼓勵學生發表見解,教師及時參與討論並引導。佈置線上作業和測試,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線下課堂上,教師針對線上學習的重點難點進行集中講解,組織小組討論和課堂辯論。例如,在學習文學作品體裁時,將學生分成小組,分別對詩歌、小説、散文、戲劇體裁特點進行深入探討,然後小組代表發言,全班共同交流,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開發數字化教學資源庫。整合各類文學理論資源,建立《文學概論》數字化教學資源庫。資源庫包含電子教材、教學課件、學術文獻、教學案例、文學作品音頻視頻等模塊。教師可根據教學需要隨時調用資源,學生也能自主查閱學習。同時,鼓勵師生共同參與資源庫建設,學生可上傳自己的文學作品分析、學習心得等,豐富資源庫內容。如在學習文學鑒賞章節後,學生將自己撰寫的文學作品鑒賞報告上傳至資源庫,供其他同學參考學習,形成良好學習互動氛圍。
運用數字化工具開展教學活動。利用思維導圖軟體幫助學生梳理文學理論知識框架。在課程開始時,教師引導學生繪製《文學概論》課程整體思維導圖,隨着課程推進,學生不斷完善分支內容,使知識體系更加清晰。運用在線投票、搶答等工具增加課堂趣味性和互動性。在講解文學風格時,通過在線投票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文學風格,並闡述理由,激發學生參與熱情。借助寫作軟體開展文學創作訓練,寫作軟體具有語法檢查、詞彙推薦、智能排版等功能,能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質量。強化實踐教學。 開設數字文學創作實踐課程,讓學生運用數字寫作軟體創作詩歌、小説等,並通過網絡&&發布分享,接受讀者反饋。建立文學批評實踐&&,鼓勵學生運用數字化分析工具對文學作品進行文本挖掘和評價,提升文學批評能力。
完善教學評價。構建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將線上學習表現、線下課堂參與度、作業完成情況、考試成績等納入評價範圍。線上學習表現可通過學習&&記錄數據進行評價,如學生登錄次數、學習時長、討論發言次數和質量等;線下課堂參與度從學生課堂提問、小組討論表現、課堂匯報等方面評價。制定詳細評價標準,確保評價公平公正,全面準確反映學生學習效果。借助學習分析技術,通過&&記錄學生學習行為數據,分析學生學習軌跡、知識掌握程度,為個性化教學和精準輔導提供依據。
加強教師數字化教學培訓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定期組織教師參加數字化教學培訓,邀請專家進行講座和實操指導。培訓內容涵蓋多媒體課件製作、線上教學&&使用、數字化教學工具應用等方面。鼓勵教師參加教學技能比賽,通過比賽提升教師數字化教學能力。教師自身也應積極學習,不斷探索數字化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在課程開始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制訂合理學習計劃,明確線上線下學習任務和時間安排。定期開展學習方法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建立學習小組,學生相互監督、相互幫助,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數字化技術賦能下《文學概論》課程教學改革是適應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應繼續探索數字化技術與《文學概論》課程教學深度融合,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為培養高素質文學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作者:覃志鴻,廣西科技師範學院)
【基金項目】教育部産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024年第一批次立項項目“新文科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院校文學類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項目編號:23110724609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