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8月2日電(記者 劉牧平)8月2日,在2025企業家太陽島年會期間,由新華社品牌工作辦公室、新華網主辦的2025企業ESG發展論壇在哈爾濱舉辦。論壇以“創新實踐 共築可持續未來”為主題,匯聚政産學研各界代表百餘人,共話企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之道,致力於依託新華社覆蓋全球的采編體系,講好中國企業踐行ESG的生動故事。
2025企業ESG發展論壇現場
ESG不僅關乎企業自身的長遠發展,更是推動社會進步、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力量。論壇期間,吉利汽車集團入選“2025企業ESG實踐案例”。吉利汽車集團ESG管理總監俞紹華圍繞“ESG創新實踐與價值共創”主題,分享了吉利在ESG領域的創新實踐與價值共創經驗,展現了吉利汽車的責任擔當與前瞻視野。
吉利汽車集團ESG管理總監俞紹華
融合可持續發展目標,勾勒綠色藍圖
吉利汽車秉持“讓世界充滿吉利”的美好願景,將17項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深度融合於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之中。屢次獲得全球範圍內多項權威評級榜單第一,樹立汽車行業可持續發展標杆。他&&,公司以氣候中和、自然受益、共榮發展、全域安全、數智創新、治理與道德為六大ESG戰略方向,堅定不移地推進ESG理念落地,將環境責任、社會責任及經濟責任與技術創新緊密結合,向全球市場輸出高品質産品、先進技術與可持續價值。
俞紹華在發言中介紹,吉利汽車將氣候中和作為ESG戰略的核心,明確以2020年為基準年,到2025年單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減少25%以上,2045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吉利在製造端、供應端、使用端“三端協同”開展降碳工作,並以循環經濟為抓手,覆蓋産品全生命周期,向符合巴黎協定1.5度的路徑轉型,逐步形成具有吉利特色的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在製造端,吉利已建成450MWp分佈式光伏,工廠可再生電力使用比例達到64%,並計劃今年實現所有工廠100%使用可再生電力。同時,依託自研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統,實現能源的實時監測與智能化管理,助力製造工廠降本增效。
綠色供應鏈與循環經濟,推動全産業鏈升級
在供應端,吉利汽車將綠色可持續理念貫穿於産品設計、採購、生産等全鏈條,加大可循環、可再生材料的應用,提高循環材料使用比例。公司自主研發了“吉碳雲”碳管理&&和“吉溯雲”區塊鏈溯源&&,實現對産品全生命周期的碳管理和原材料溯源。此外,吉利還以生産者責任延伸試點為契機,構建了涵蓋整車和零部件循環再製造、原材料再生和循環利用的可持續汽車循環生態,推動全産業鏈的綠色升級。
在使用端,吉利汽車完善多能源技術路徑布局,加速新能源和智能化轉型。公司布局純電、混動、甲醇等多種新能源技術路線,加強低碳材料和低功耗技術的研發,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化的綠色出行選擇。作為全球唯一批量生産甲醇汽車的車企,吉利擁有300余件核心專利,實現了甲醇汽車技術的産業化應用,並成功推廣至歐洲市場。
全球化布局,拓展循環經濟新市場
吉利汽車在循環經濟領域形成了獨特的方法論和價值觀,聚焦循環車、循環件、循環料三大業務,攜手生態夥伴共同構建可持續汽車循環生態。公司建立了溯源管理&&,實現車輛回收、檢測修復、翻新再製造、零部件更換等全流程業務閉環,並構建了全國“1+4+N”的整備中心布局,確保循環車輛達到“準新車”質量標準。他&&,吉利還積極開拓海外市場,拓展中亞、非洲等新興市場,形成全球化業務布局。2024年已完成官方整備的循環車1700余&,回用件及再製造件67000余件銷售至售後服務市場。
“吉利汽車通過一系列ESG創新實踐,實現了自身業務的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未來,吉利將繼續秉承創新思維和挑戰精神,為全球可持續發展事業貢獻更多力量。”俞紹華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