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8月2日電(記者 劉牧平)8月2日,在2025企業家太陽島年會期間,由新華社品牌工作辦公室、新華網主辦的2025企業ESG發展論壇在哈爾濱舉辦。論壇以“創新實踐 共築可持續未來”為主題,匯聚政産學研各界代表百餘人,共話企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之道,致力於依託新華社覆蓋全球的采編體系,講好中國企業踐行ESG的生動故事。為梳理ESG實踐新成果,論壇現場公布了“2025企業社會責任&ESG實踐案例”,北汽藍谷獲評“2025企業ESG實踐案例”。
全價值鏈減排:低碳轉型成效斐然
為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北汽藍谷以實際行動積極響應,依託北汽集團“BLUE 計劃”,在産品、技術、生産製造、供應鏈、低碳生態、低碳管理等全價值鏈上大力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公司明確六大發展方向,並敲定2025年前重點降碳舉措,為達成“雙碳”目標全力以赴。
在低碳材料應用領域,北汽藍谷深入開展鋼鋁大宗材料優化研究,極大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其中,極狐阿爾法S5憑藉出色的低碳表現,榮獲“中國十佳車身及最佳低碳獎”,成為行業低碳發展的典範。
清潔能源的規模化應用是北汽藍谷低碳轉型的重要舉措。2024年,公司全年使用可再生能源達1350萬千瓦時,光伏裝機量攀升至10.34兆瓦,綠電採購量更是超額完成288萬度的目標,為清潔能源的廣泛應用樹立了標杆。
能效提升方面,北汽藍谷也交出了一份令人矚目的答卷。單車碳排放強度同比大幅下降51.3%,遠超7.3%的目標值,實現了能效的跨越式提升。同時,北汽藍谷的工藝創新也為減污降碳立下汗馬功勞。單車危廢量降至7.52kg/&,低於目標值47%;噴漆車間幹式工藝改造後,年減排廢水1239噸,藍谷麥格納工廠中水回用超過1萬噸,有效減少了污染物排放,保護了生態環境。
憑藉在低碳領域的卓越表現,北汽藍谷構建了完善的氣候風險治理體系,獲得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安全智能並進:技術破局引領未來
研發是北汽藍谷的核心競爭力所在。2024年,公司投入31.91億元用於研發,佔營收的21.99%,累計授權專利達4624件,在核心技術領域實現了三大飛躍。
三電技術方面,北汽藍谷取得了重大突破。快充技術升級為“5C超充”,充電10分鐘即可使續航增加410km,大大縮短了充電時間,提高了使用便利性。雙電機總成功率達到450kW,轉速超過25000rpm,性能達到行業領先水平。第四代BMS系統更是獲得行業最高的“ASIL-D”安全認證,並應用於極狐阿爾法T5車型,為車輛的安全運行提供了堅實保障。
健康座艙方面,北汽藍谷通過“零醛零苯”技術及“四防”材料創新,打造出行業領先的健康車內環境,為用戶的健康出行保駕護航。
此外,北汽藍谷積極開展産學研協同合作。與清華色研所啟動CMF設計合作項目,為産品的設計創新注入新活力。
責任貫穿全鏈:從供應鏈到鄉村振興
北汽藍谷不僅在自身發展上追求卓越,還將ESG理念延伸至産業鏈的各個環節,展現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在員工關懷方面,北汽藍谷為25名殘疾員工提供適配崗位,幫助他們實現自身價值。同時,全員滿意度調查覆蓋率達100%,2022—2024年榮獲多個行業獎項,彰顯出卓越的僱主品牌和優秀的員工管理實踐,營造了和諧、積極的企業文化氛圍。
責任供應鏈建設是北汽藍谷ESG實踐的重要環節。公司在供應鏈管理中全面融入ESG理念,將供應商的ESG表現作為選擇合作夥伴的重要標準之一。新引入供應商100%簽署合規承諾,485家供應商中,306家獲得IATF 16949認證,81家獲得ISO 9001認證。公司還定期開展供應商培訓和溝通活動,提升供應鏈協作效率,確保産能穩定與質量可靠,構建了健康、可持續的供應鏈體系。
用戶至上始終是北汽藍谷的服務宗旨。公司建成極狐品牌充電站138座,覆蓋10省13城;極狐APP充電地圖接入公共充電樁超90萬根,100%覆蓋全國除港澳&以外的省級、地級行政區,為用戶提供了便捷的充電服務。7*24小時客訴響應機制實現了用戶服務滿意度98%,讓用戶感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此外,公司還舉辦用戶夥伴溝通大會、“小狐狸種草季”活動等共計23場用戶運營活動,促進了用戶與品牌的深入互動,增強了用戶對品牌的認同感和忠誠度。
在鄉村振興方面,北汽藍谷同樣不遺餘力。全年採購幫扶農産品63.5萬元,舉辦“高原綠色進藍谷”消費幫扶活動,惠及眾多職工,為鄉村經濟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據悉,北汽藍谷將以“五敢精神”開啟新征程,即以高目標引領、硬作風清障、快行動突破、團隊共創共贏,打贏新能源轉型決勝之戰。同時,公司將持續深化ESG治理體系,攜手全球夥伴構建綠色智慧出行生態,為中國乃至全球碳中和目標貢獻藍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