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奧迪×華為:“雙向奔赴”與“向新而行”-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4/24 22:20:07
來源:新華網

一汽奧迪×華為:“雙向奔赴”與“向新而行”

字體:

4月23日,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拉開帷幕,汽車領域的智能化技術創新成為本屆車展的亮點之一。車展首日,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靳玉志與一汽奧迪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李鳳剛共同接受了新華網記者的採訪,圍繞雙方智能化領域合作、“油電同智”趨勢以及硬科技與軟科技協同創新等話題展開深度對話。

 

傳統豪華與前沿創新的“雙向奔赴”

談及奧迪與華為乾崑合作的緣起,李鳳剛&&,雙方從2019年就開啟了合作。當時,奧迪已經感知到了中國汽車行業快速變化的趨勢,意識到了未來可能存在的競爭壓力。作為一個全球傳統豪華汽車品牌,一汽奧迪在順應市場轉型發展的過程中設立了一個小目標,就是打造最懂中國用戶的豪華品牌。“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深刻感受到中國用戶對於先進軟科技的需求在不斷提升。所以我們在鞏固自身硬科技實力的同時,一定要去補齊我們的短板。因此我們就主動找到中國科技行業中的頭部企業——華為,雙方共同合作,滿足用戶對於豪華汽車品牌的新需求。”李鳳剛説。

 

靳玉志&&,在汽車行業面向未來的變革過程當中,不論是油車還是電車,都需要智能化。豪華品牌之所以豪華,正因為其在質量、操控性、安全等方面具有非凡的品質。華為乾崑選擇與奧迪合作,就是希望將奧迪這一豪華品牌的優秀造車基因,與華為乾崑智能化的能力結合起來。“奧迪要求是非常高標準的,而高標準意味着高質量。”靳玉志説,“雙方強強聯合,都把各自的最強的長板拿出來,打造真正面向未來的豪華汽車。為消費者帶來新時代最出眾的豪華汽車選擇。”

 

“五年磨一劍”的守正與創新

汽車産業智能化變革正在加速。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具備組合駕駛輔助功能(L2級)的乘用車新車銷售佔比已達57.3%。汽車行業的競爭焦點正在轉向智能化,企業需要通過持續技術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和産品附加值。

一汽奧迪在堅守“硬科技”的同時,也積極擁抱智能化。在李鳳剛看來,作為一個擁有百年造車經驗的全球品牌,相比其他很多車企,奧迪對品質的要求更高。面對智能化轉型的挑戰,一汽奧迪始終堅持長期主義,始終將安全放在第一位。他強調,奧迪所有的技術創新首先要以用戶用車安全為前提。在涉及到安全的創新方面,奧迪都會非常非常謹慎,始終對用戶負責。

 

因此,在智能化升級方面,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對於一汽奧迪非常重要。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奧迪高標準的技術要求。李鳳剛&&,在與華為乾崑合作的5年多時間裏,一汽奧迪始終堅持守正創新,“我們一定先把自身這種安全和硬科技的優勢鞏固,然後再去創新。”同時,通過與華為乾崑的合作,一汽奧迪也積極地向科技行業和消費電子類公司學習,雙方不斷相互磨合,為合作找到一個更好地結合點與平衡點。

在採訪中,靳玉志同樣提到,華為將ICT的技術引入到汽車中,標準非常清晰。“我們做汽車智能化的所有電子産品都是車規級的,具有更高的可靠性要求和使用時長。這樣才匹配我們車規級的使用場景和對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同時,可以通過軟體升級,不斷地提供更新的功能,為用戶帶來更多價值。

燃油車加速“擁抱”智能化

面對行業的智能化浪潮,一汽奧迪“油電同智”的戰略備受關注。有人認為,燃油車在智能化方面存在先天短板和兼容性問題。在李鳳剛看來,這次奧迪與華為乾崑的合作,打破了“燃油車做不了組合駕駛輔助”這種觀點。

在電力問題方面,有觀點認為燃油車電瓶小,無法支撐組合駕駛輔助系統需要的電量。李鳳剛解釋,“實際上一套組合駕駛輔助的系統,功率可能也就不到一千瓦,但是燃油車空調的功率都是大幾千瓦,證明燃油車完全能夠滿足需要。因為只要車啟動之後,整車的供電都是由發電機供的,並不需要電瓶有太多的貢獻。”

在控制精度方面,李鳳剛認為,對內燃機來説,加速方面的控制精度確實沒有電動機快。但駕駛車輛並不是開精密機床,對於加速工況的精度要求其實並不需要那麼高。“在我們看來,真正制約過去的燃油車做不了組合駕駛輔助的關鍵,就在於電子電氣架構。”

他介紹,過去很多燃油車電子電氣架構是分佈式的,數據傳輸的速度和數據處理的能力有限。而奧迪打造的PPE豪華純電&&與PPC豪華燃油&&共享了最新E³ 1.2電子電氣架構,是按照千兆以太網的標準去傳輸數據,算力足以滿足需求。

靳玉志介紹,燃油車的轉向和制動,也已經數字化了,和電車沒有本質區別。對燃油車來説,主要是需要對發動機進行精準控制,這對發動機技術有很高的要求。他&&,華為乾崑在跟奧迪合作的過程當中發現,無論是燃油車還是電車,奧迪的PPC和PPE在整車電子電氣架構做到了統一。同時,奧迪有着非常強大的發動機精準控制技術,使其控制車輛時能夠做到非常精準,有效解決了燃油車智能化之路上的一些障礙。

順應市場的合資車企正在快速轉型

面對中國汽車市場快速變化的發展趨勢,李鳳剛坦言,作為擁有百年歷史的傳統豪華品牌,“過去的成功也難免成為轉型的一種困難。”他認為,隨着過去幾年市場的變化,整個團隊都設身處地地感受到了競爭的壓力,也清晰地看到了自身的優勢和不足。

為了實現“打造最懂中國用戶的豪華品牌”這一目標,奧迪正在進行一場從內心深處開始的改變。“比如我們在品牌建設和溝通上,更加貼近市場和年輕用戶需求;更加注重社交媒體和線上營銷;向很多的新勢力學習,把客戶體驗做得更好。”他説,“從産品上,我們不斷地與中國客戶溝通,把客戶需求與研發人員和歐洲本部做更多的溝通。同時,通過與像華為這樣的中國頭部企業開展更多合作,大家也帶給我們很多的變化。”

正如李鳳剛所言,“與領先科技企業攜手同行,可以快速實現技術互補和跨界創新,為用戶帶來更智能、舒適、安心的出行體驗。”可以看出,奧迪與華為的強強合作,體現着傳統豪華品牌在智能化浪潮中的創新實踐,為傳統車企提供了“創新轉型樣本”,也書寫着奧迪品牌在汽車新時代的輝煌新篇章。

【糾錯】 【責任編輯:翟子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