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裏的中國,東風浩蕩,大潮奔涌。2025年全國兩會不久圓滿落下帷幕。期間,破除“內卷式”競爭成為了一個熱議話題。
“內卷式”競爭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低水平競爭,制約了我國産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202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2024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今年全國兩會,“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看到,國家治理“內卷式”競爭的方向越來越明確。
對汽車行業來説,破除“內卷式”競爭就要找到新路徑。唯有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通過創新突破擺脫“內卷”困境,才能實現企業可持續地向上發展,進而推動全行業的良性發展。
作為一家建廠超過二十載的合資汽車品牌,面對行業發展的新趨勢、新要求,東風本田向新而動,通過實際行動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堅持“以人為本”,回歸造車本質,在堅定不移的電動化轉型中詮釋“以用戶為中心”的真正內涵。
技術破局 品質為先
在汽車市場大變革時代下,在電動化、智能化的洶湧浪潮中,東風本田正在電動化之路上加速奔跑。近日,東風本田的全新車型S7正式上市,作為旗下首款高端純電SUV,它擁有本田70多年運動底盤調教的功力,同時也匯聚着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的技術和資源優勢,是東風本田電氣化轉型過程中堅定而重要的一步。
上市發布會現場,東風本田S7産品推薦官龔熙滿懷信心。他&&:“我們堅信,選擇東風本田電動車的用戶,選擇的不僅是合資體系悠久造車底蘊與嚴苛品控的保障,更是在燃油、混動、純電三大領域均擁有技術制高點,能為中國用戶提供經得起考驗的電動化價值。”
滿滿的自信來源於過硬的智造實力與出眾品質。
就在2024年10月,本田全球布局的首個新能源標杆整車工廠——東風本田新能源工廠在武漢經開區正式投産。據了解,這是本田全球首個基於“智能、綠色、高效”打造的新一代新能源工廠,也是東風Honda有史以來數智化程度最高的工廠,擁有大量的自動化、數字化先進生産設備,各種“黑科技”極大地提高了生産效率和生産精度,增強産品品質保障能力。
來到這座全新新能源工廠,凝聚着工業美學的科技感和未來感讓人感到震撼。這座新工廠被評為“2024汽車製造超級工廠”,以全棧數字化智造體系刷新行業標準——焊裝車間自動化率高達99%,AI視覺檢測系統將精度誤差控制在0.1mm以內;總裝車間首創的柔性生産線,可同時滿足純電、混動、燃油三大動力車型共線生産。
同時,這裡還配備了400多台機器人設備,260多&AGV智能物流小車,擁有業內先進的全方位品質自動檢測技術。新工廠還佈置了8個工廠通用系統及5個車間專有數字化系統,實現從物流運輸到生産的全過程可追溯的數字化管理。
更高自動化率和更精準的數智控制,全面賦能東風本田旗下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産品。而S7正是這樣一款品質力作。它匯集了本田最先端的“電動化+智能化”技術。擁有一流安心、一流舒享的雙一流純電實力,並以中國消費者為核心,針對新能源用戶對造車品牌的期待,為用戶帶來更好開、更有趣、更有范的純電出行體驗。
電動時代 再塑標杆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製造裝備。” 不斷發展進化的新能源汽車正在成為像智能手機一樣的消費品。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2月,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分別達190.3萬輛和183.5萬輛,同比均增長52%,延續快速增長態勢。
“形勢不等人!”面對一日千里的行業變革之勢,東風本田選擇迎難而上,以創新與開拓實現破局。“中國汽車市場已發生巨大的結構性變化,東風本田已經站在了必須打贏這一仗的歷史舞&。”東風本田總經理渡邊丈洋曾這樣&&。
早在2023年,東風本田就發布“創未來2030”新戰略,計劃到2030年前,累計推出10款以上新能源車型,不斷擴充新能源産品矩陣,構築更具競爭力的事業新格局。這一戰略,為東風本田的全面電動化轉型注入了強勁動力。
S7正是東風本田貫徹“創未來2030”戰略的階段性成果,更是追求“千萬家的喜悅”願景的全新起點。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如果失去戰略定力,急於求成,將一些沒有充分驗證的産品或功能匆忙推向市場,後果可想而知。而東風本田S7則經歷了150萬公里全球路試的嚴苛考驗、通過了5300余項整車測試的精心雕琢、經受了118次碰撞試驗的錘煉。無論從那個角度來看,這都是一輛舍得花時間打磨的傑作,是一份舍得下成本考驗的承諾,更是一次用最苛刻標準定義安全的實踐。在這份不懈追求下,這款基於本田雲馳智能高效純電W架構打造汽車,憑藉經得起考驗的品質、鋼筋鐵骨般的車身、全維度安心的電池成為“電車安全新標杆的定義者”。
産品安全是東風本田可持續發展的“壓艙石”,而電動化、智能化則是品牌創新突破的“推進器”。東風本田通過與國內供應商強強聯手,促使S7在“三電”方面有着亮眼表現。與聯合電子聯合研發的前後雙永磁同步電機,動力強勁,前後峰值輸出分別高達150kW/350N·m、200kW/420N·m,百公里加速僅需4.6s。而與寧德時代合作研發的89.8kWh三元鋰電池,更是將S7的CLTC續航提至650km,同時由於電池包採用多模組結構,相比整包電池更換的高昂成本,維修價格可降低90%。智能化方面,S7擁有智能AI大模型對話功能的Honda CONNECT 4.0智導互&&統,且搭載了L2級智能駕駛輔助系統Honda SENSING 360+,可通過升級高速領航輔助,實現自動跟車、自動超車、彎道/匝道自動減速等功等。
身處新能源浪潮中的汽車行業變革頻頻,但本田70年來一直堅持以人為本的開發理念不會改變。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東風本田堅守“長期主義”,憑藉對創新的不懈追求,對品質的始終堅持,在市場中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努力在電動化、智能化的時代續寫輝煌。
與時代同行,與用戶共鳴。展望未來,相信東風本田會以技術為依託,實現品牌的脫胎換骨,與用戶一起奔向“自由出行的喜悅”。(文/趙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