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悉尼11月16日電 通訊|探訪旅居澳大利亞的大熊貓“星秋”“怡蘭”
新華社記者劉曉宇 張淑惠 馬平
“這是一種莫大的榮幸,更是友誼的象徵。”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動物園園長查德·克裏特爾日前對新華社記者&&,大熊貓已成為連接澳中兩國的橋梁,因為有了大熊貓,該動物園已成為分享大熊貓知識、增進兩國人民之間友誼的&&。

11月10日,大熊貓“怡蘭”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動物園玩耍。新華社記者 馬平 攝
旅居阿德萊德動物園的“星秋”和“怡蘭”是南半球唯一一對大熊貓,自去年從中國啟程來到澳大利亞已快1年的時間。按協議約定,它們將在澳大利亞生活10年。
早晨,阿德萊德動物園一開門,大量游客來到“星秋”和“怡蘭”的生活區。“星秋”和“怡蘭”慢悠悠地從臥室裏爬出來開始活動,憨態可掬的動作不時引來陣陣歡呼,游客們用手機和相機興奮地記錄着它們的一舉一動,並與它們自拍。

11月10日,大熊貓“星秋”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動物園散步。新華社記者 馬平 攝
“它們吃東西的樣子太有趣了!”來自悉尼的女孩賈絲明説。她的母親傑德告訴記者,賈絲明非常喜歡動物,但從未見過大熊貓,這次阿德萊德動物園之行,是專門為賈絲明準備的10歲生日禮物。“能夠親眼看到活生生的大熊貓,對我們來説很特別。”傑德説。
在阿德萊德動物園大熊貓管理員阿利婭·海沃德的眼中,“怡蘭”是個美麗的女孩,充滿好奇心,愛玩,喜歡挑戰;“星秋”是個活潑好動的男孩,愛吃,喜歡穿過瀑布和爬樹。

11月10日,游客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動物園觀看大熊貓。新華社記者 馬平 攝
海沃德和她的同事們一天非常忙碌,不僅要及時為“星秋”和“怡蘭”提供竹子、打掃生活區,還要與它們一起做訓練、觀察記錄它們的成長和健康狀態。“我們實際上還有一個日曆,用來記錄它們每天玩過哪些玩具,這樣可以確保它們每天都能拿到新玩具。”海沃德説。
2009年,中澳啟動大熊貓保護研究合作,大熊貓“網網”和“福妮”在阿德萊德動物園安家落戶,每年吸引大量澳國內外游客慕名而來,為增進兩國民間友誼發揮了積極作用。2024年11月,“網網”和“福妮”返回中國。

11月10日,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阿德萊德動物園園長查德·克裏特爾接受新華社採訪。新華社記者 馬平 攝
“網網”和“福妮”住進阿德萊德動物園後不久,海沃德開始在該動物園工作,截至目前已照顧大熊貓約15年。“最艱難的時刻,可能是和‘網網’‘福妮’説再見的時候。”海沃德的聲音有些哽咽,“我和它們倆都建立了非常特殊的感情,和它們説再見,真的太難了。”

11月10日,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阿德萊德動物園大熊貓管理員阿利婭·海沃德接受新華社採訪。新華社記者 馬平 攝
11月20日至22日,2025全球熊貓夥伴大會將在成都舉行,克裏特爾和海沃德都將前往中國參加。海沃德説,“這將是我第二次前往中國,我迫不及待地想與其他大熊貓飼養員討論有關大熊貓訓練、繁殖等方面的經驗和知識。”
克裏特爾非常期待參加此次大會。他説,“此次大會將鞏固我們阿德萊德動物園與中國合作夥伴之間的關係,以便我們能夠繼續學習進步,並為大熊貓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