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2023國際産業合作大會(新加坡)暨中國機電産品品牌展覽會期間,中鐵高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工業”)副董事長張威接受了新華網專訪。他&&,企業願發揮在技術研發、裝備製造、地下空間開發等方面優勢,服務新加坡乃至整個東南亞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為海外民眾的美好出行貢獻力量。

新加坡地鐵環線C882項目土壓平衡盾構機是中鐵工業旗下中鐵裝備公司為該項目量身定制的工程利器,設備刀盤直徑6.67米,設備總長98米,總重632噸,具備200米的水平轉彎能力。圖片為施工現場。(企業供圖)
張威介紹,中鐵工業在本次展覽會上展示了最新技術和産品,包括高速磁浮道岔、1000噸級架橋機及懸臂掘進機,以及參建的中老鐵路鋼結構橋梁、孟加拉國帕德瑪大橋等工程項目。
張威説,近年來,隨着新加坡公司、德國克瑞格公司、老撾重工公司、泰國道岔維保中心等的成立,以及亞太、亞非、歐美等地區域代表處的設立,公司加速了國際化步伐。“這些公司和工廠在推動公司海外業務增長、提升品牌效益的同時,也切實融入和推動了所在國經濟社會的發展。”
在技術創新方面,張威介紹,中鐵工業通過搭建兩級技術研發體系,組建專業技術研發中心開展産業共性技術開發,凝聚創新合力。同時,中鐵工業推行“揭榜挂帥”“賽馬”“軍令狀”科研立項機制,把控研發周期。中鐵工業還加強與優勢企業以及高校、科研院所聯合,組建創新聯合體、創新聯盟、創新基地,鞏固和夯實行業核心競爭力。
張威説,中鐵工業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收穫豐碩成果。“我們建成了鋼橋梁、盾構機、道岔的智能製造示範工廠,研製的世界最大直徑硬岩掘進機在格魯吉亞投入使用。此外,還研製出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道岔,參建了中老鐵路、雅萬高鐵、孟加拉國帕德瑪大橋等重要項目。”
張威認為,保持企業國際競爭力主要依靠以下兩點:首先要在創新研發、質量建設、品牌形象等方面下功夫,加快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加速企業數字化轉型;其次,要以國際視野、國際標準積極融入海外市場,與國際一流企業對標,本着造福項目所在地民眾的初心,為當地民眾謀福祉、解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