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8月2日電(徐鴻博)一份聚焦消費租賃行業發展的《循環經濟背景下的消費租賃行業健康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8月2日在哈爾濱發布。《白皮書》顯示,2024年我國租賃經濟交易規模突破4.2萬億元,同比增長32%,服務用戶超7.5億人次,數智&&交易額佔比達65%,標誌着消費租賃已成為循環經濟在消費領域的重要實踐。
該白皮書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螞蟻集團編制,在2025企業家太陽島年會“數智賦能新消費論壇”平行論壇上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創新和互聯網監管研究部主任李桐正式發布。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創新和互聯網監管研究部主任李桐
螞蟻集團循環經濟行業總經理邱林
《白皮書》指出,在“雙碳”目標及資源環境約束增強背景下,消費者,尤其是年輕群體的消費觀念正從“佔有”向“使用”轉變。契合綠色、低碳、可持續理念的消費租賃模式迎來高速發展,呈現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創新活力競相迸發、生態體系日趨完善三大特點。除交易規模快速增長、用戶規模龐大外,創新模式也從共享出行、設備租賃拓展至時尚單品、智能製造設備等領域;在各方努力下,相關標準逐步建立,信用體系持續優化。
為推動消費租賃新業態健康發展,《白皮書》提出建議:一是堅持規範發展,建立透明交易機制和健全的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明確服務協議核心條款,構建高效糾紛處理機制。二是加快科技創新,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優化風控與服務,推動向場景化綜合服務升級,建議監管部門探索“監管沙盒”機制。三是完善信用機制,構建覆蓋企業和用戶的信用體系,實現“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良性循環。四是推動融合發展,發揮消費租賃連接生産與消費、線上與線下的橋梁作用,深度融入智能製造、綠色消費、城市更新、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鼓勵跨界融合催生“租賃+教育”、“租賃+文旅”、“租賃+健康”等新業態。
《白皮書》認為,消費租賃的蓬勃發展體現了生産、消費和社會關係的重構。在數智化浪潮下,消費租賃將為新消費打開廣闊空間,其健康發展需要科技驅動,更需制度護航、責任共擔與理念共鳴,最終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美好生活創造。
本屆年會以“新質生産力:新智造 新消費 新生態”為主題,於8月2日至4日在哈爾濱舉行。“數智賦能新消費論壇”由新華社品牌工作辦公室、新華網、新華社黑龍江分社、哈爾濱馬迭爾文化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主辦,新華炫聞(北京)移動傳媒科技有限公司、哈爾濱會展博覽有限公司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