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11月21日電(記者餘里、黃垚)共護熊貓家園、共建美麗世界、共享開放機遇,2025全球熊貓夥伴大會21日在成都開幕。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名嘉賓和專家學者,以大熊貓保護和文化交流為載體,共同探討全球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的科學路徑。
開幕大會上,由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中心撰寫的《攜手邁向生態友好的現代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理論貢獻與實踐引領》智庫報告以中英文向全球發布。
四川省省長施小琳在致辭中&&,大熊貓是中國“國寶”,是生態保護的象徵,也是傳遞和平友誼的使者。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大熊貓受威脅等級從“瀕危”降為“易危”。作為大熊貓的故鄉,四川願攜手各方,共護熊貓家園、共建美麗世界、共享開放機遇,構建生物多樣性保護新格局,深化生態、文化、科技、産業等領域合作,在交流互鑒中感受和分享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多樣文明。
新華通訊社總編輯呂岩松在致辭中&&,新時代中國保護大熊貓的成功實踐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縮影。我國堅定不移走生産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新華社願與各方共同努力,深入闡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傳播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與成果,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有力輿論支持。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劉國洪在致辭中&&,大熊貓保護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設立大熊貓國家公園,制定國家公園法,大熊貓棲息地得到大尺度、系統性優化。大熊貓圈養種群達808隻,基本實現種群可持續發展。下一步,將科學規範空間秩序,不斷優化整體生境,持續抓好生態惠民,廣泛開展交流合作,與全球熊貓夥伴一道,共同推動大熊貓保護事業繼續向前發展。
非洲聯盟委員會前副主席伊拉斯塔斯·姆溫查&&,期待萌動全球的熊貓微笑成為連接世界最美的語言。與會中外嘉賓認為,全球熊貓夥伴大會是一個具有學術性、開放性、國際性,凝聚共識、共謀世界生態文明建設的對話交流&&。此次交流有利於進一步凝聚全球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共識,擴大國際人文交流合作,提升國際傳播效能。
今天上午的開幕式由新華社副社長劉健主持。11月20日至22日,各方將圍繞生態文明、熊貓文化、中外文旅等,舉行1個主論壇、8個平行會議、10個配套活動。
2025全球熊貓夥伴大會由新華通訊社四川分社、新華通訊社新聞信息中心、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大熊貓國家保護研究中心、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和成都傳媒集團主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