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吉林大學考古學院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與運城市文物保護中心
聯合公布了
一處以新石器時代和
夏商時期遺存為主體的古代聚落遺址
山西夏縣轅村遺址的部分發掘資料
該遺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
夏縣裴介鎮轅村南部
古老的運城鹽湖北側
2023年至今
考古工作者在該遺址考古發掘中
首次在晚商時期房址中發現族徽
這片紅褐色繩紋陶片
上面刻着一個神秘的圖案
外框為古文字“亞”
裏面套着的文字像一株破土而出的幼苗
生機勃勃
它就是古文字“生”

“亞生”這個族氏銘文
目前在考古中是第一次發現
根據考古界出土的多個“亞”字框族徽推測
該家族擁有軍事職權
根據近日公布的發掘資料
考古工作者首次發現早商時期墓葬
出土遺物豐富
為研究晉南地區商代文化提供了重要資料
陶器是該遺址目前出土最多的商代器物
包括鬲、鼓腹盆、斜弧腹盆、罐、豆等
這時期青銅器已成為“身份象徵”
陶器轉向生活化
只用簡單的紋飾裝點
看起來素雅很多
對於秉持“事死如事生”觀念的商人來説
這些隨葬器物
是對墓主人生前生活的如實反映

陶鬲是該遺址早商墓葬中出土最多的器物
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炊具
通過在袋足下燃火實現煮食功能

商人好酒
斝盛行於商
是古代先民的一種酒器
用於溫酒


陶盆和陶罐
是最常見的用於盛放液體或食物的陶制容器
它們身上的斑斑裂痕
應是下葬時人為破壞所致
屬於商代“碎器葬”習俗

兩座商墓中還出土了代表身份的
青銅和玉禮器
表明它們是小型貴族墓

從目前的考古發現可知
轅村遺址距離鹽湖約4公里
在商代是一處有中小貴族居住的聚落
正好位於從鹽池到青龍河上游的交通路線上
交通便利
轅村遺址的興起
可能與方便鹽業資源的
開發、運輸、管理有關
為探索古人對運城鹽業資源的開發
提供了重要線索

策劃:胡國香 曹曉軒
記者:王學濤
海報/視頻:冉珍妮(實習)
統籌:孟潔
學術支持:吉林大學考古學院副教授 林森
【糾錯】 【責任編輯:劉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