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機構以“耐心資本”賦能科創企業做大做強-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17 08:48:28
來源:中國證券報

保險機構以“耐心資本”賦能科創企業做大做強

字體:

  科創企業往往遵循技術生命周期和企業生命周期雙重演化路徑,離不開孵化並伴其成長的土壤和長期資本支持。作為中長期資金的代表之一,保險資金具有鮮明的“耐心資本”特點,與科創企業對穿越周期的需求形成天然的匹配。

  “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産力。業內人士認為,“十五五”時期,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進一步深入實施,促進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保險資金在這一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將進一步彰顯。

  當前,保險機構越來越多以股、債、基、另類等投資方式,助力科創企業做大做強。業內人士預計,在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保險機構將在支持科創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優質科創資産將成為保險機構面向未來的重要核心資産。

  為科創企業注入更多“源頭活水”

  保險資金的特質與科創産業的發展規律高度適配,有望成為推動科技勢能、産業勢能進一步積聚的重要力量。

  業內人士認為,憑藉長久期、跨市場運用等特點,保險資金能較好地契合科創企業的融資需求,可以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務。

  國壽資産總裁於泳&&,科技創新具有成本高、周期長、風險大等特點,離不開長期資本支持,而以保險資金為代表的中長期資金規模大、負債久期長、穩定性強,是典型的“耐心資本”。

  新華資産總裁陳一江&&,中國經濟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新質生産力正處於蓬勃發展的上升階段,對資本的風險識別和長期陪伴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這為以長期投資為目標的保險資金提供了歷史性機遇。投資新質生産力是“耐心資本”的時代使命,也是獲取長期超額收益的重要路徑。

  “保險資金的首要核心稟賦是‘長久期’蓄能,壽險資金負債久期更是長達15年至30年,具備超長投資視野和抗周期波動韌性,這與芯片研發、生物醫藥等‘硬科技’領域十餘年漫長的研發周期高度匹配。”華夏久盈資産總經理王曉輝&&,保險資金的強大核心稟賦還有“大體量”支撐,我國保險資金運用餘額超過36萬億元,具備支撐系統性布局前沿領域的實力。一些科技成果轉化周期較長,對資金量需求較高,保險資金可以發揮社會資本的資源配置能力,引導資金流向科技産業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

  在保險投資機構人士看來,科技金融作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為科創企業注入更多“源頭活水”,是保險投資機構落實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內容。挖掘優質科創資産,也是保險資金應對低利率周期下資産荒的有效選擇。

  通過多元化工具投資布局

  近年來,在政策引導下,保險資金通過直接+間接方式覆蓋科創企業投資,形成了囊括股、債、基、另類等工具的多元化投資布局,覆蓋了人工智能、半導體、高端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等諸多領域。

  “保險資金作為資本市場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和服務新質生産力發展的戰略投資者,通過制定差異化投資策略和參與模式,適配處於不同生命周期主體的融資需求,可以實現穩定的資金供給。”人保資産副總裁楊鸝&&。

  楊鸝&&,針對處於新質生産力發展種子期和初創期的主體,技術研發處於實驗室“從0到1”的突破階段,保險資金由於缺乏對技術前沿的準確理解和把握,難以有效識別處於該階段主體的融資需求,可以選擇參與政府産業類引導基金或者發起設立保險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開展專業化運作。對於處於新質生産力發展成長期和成熟期的主體,商業模式和盈利能力趨於穩定,派生出快速獲取技術突破、實現前瞻性戰略布局的訴求,保險資金可以通過參與定向增發、戰略配售、並購重組等途徑,為該階段主體提供穩定資金支持。

  太平資産相關負責人&&,在科創企業初創期,保險資金可通過母基金、創投基金等方式,篩選普通合夥人進行管理,直接切入基礎研究階段,分散早期研發風險;中期可參與Pre-IPO等多輪融資,或通過定向增發戰略入股已上市的科技企業,抑或通過協同共建重點實驗室與專利池等方式來孵化技術;成熟期可參與S基金、IPO戰略配售乃至定制化的債權融資等,進一步支持龍頭企業進行産業鏈整合、做大做強。

  進一步完善投研與考核體系

  業內人士認為,保險投資機構還需構建與“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相匹配的投研、考核體系等,讓“耐心資本”的作用更好發揮,助力科創動能真正成為支持高質量發展的引擎。

  人保資産相關負責人&&,加強專業賽道研究,提高科技産業把握能力,賦能一級、二級市場科創投資。用好“股權基金+股權計劃”的投資模式,加強與優秀管理人、優質國企、産業龍頭及政府&&合作,大力抓大項目、標杆項目,助推“科技-産業-金融”良性循環。

  “我們將密切關注科技産業動向和基本面變化,努力構建‘政策研究-技術解碼-價值發現’三位一體的投研體系,從産業鏈角度加強對相關領域優質上市公司的跟蹤和挖掘,切實提升對科創企業的估值判斷與定價能力,建立起與之相配套的‘戰略導向+考核牽引’雙輪驅動管理機制。”太平資産相關負責人&&。

  中保投資總裁李軍&&,在産品端構建多元工具矩陣、在機制端推動考核與監管改革、在生態端培育産融結合能力,以推動保險資金更好地服務科技創新發展。推動差異化監管,給予大型保險公司一定比例的沿着産業鏈開展科技投資的自主權,參與科技産業上下游強鏈補鏈;中小型保險公司主要做好資産負債匹配管理,可通過私募、S基金等方式開展財務性科技項目投資。完善考核激勵機制,支持保險投資機構針對自主投資部分單獨制定和完善與科創投資相適應的保險資金運用考核激勵機制,培育長期可持續的內部考核機制。

  國壽投資總裁張鳳鳴建議,從科創投資全生命周期角度出發,對不同投資階段設立不同側重點的考核指標,實現長周期考核的引導和示範效應;進一步下調保險公司投資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未上市公司股權的風險因子,及時更新擴充戰略性新興産業分類,上調保險公司投資創投基金的集中度比例上限;進一步擴大科創投資稅收優惠適用主體範圍,將産品稅收優惠力度與投資期限正向挂鉤,緩解保險公司中短期投資收益壓力。此外,建議加強私募股權二級市場建設,系統性梳理S基金交易機制,以增加信息透明度、維護定價公允性、提升交易效率及合規性。

【糾錯】 【責任編輯:梁棟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