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
全運聖火將在廣東奧體中心綻放
點亮大灣區的璀璨夜空
中國體育史新的一頁即將揭開
首次由粵港澳承辦的全運會
將呈現怎樣的精彩與活力?
↑開幕式場館廣東省奧體中心。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繼廣州舉辦1987年第六屆全運會
2001年第九屆全運會後
這項賽事將再度鐫刻嶺南印記
不一樣的是
此次全運會全面走進了
包括香港、澳門在內的
粵港澳19個城市
實現了大灣區同心共振
↑10月9日,參與火種採集儀式的嘉賓展示採火棒。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今晚
經過一年多的精心籌備
四個多月的緊張排練
簡約而不簡單的開幕式即將亮相
雖然在近兩萬平方米的舞&上
沒有佈置任何地面機械裝置
但這將是精彩迭起、緊湊高效的
75分鐘
↑8月2日,本屆全運會火炬“綻放”正式發布。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開幕式的文體展演部分
以“圓夢未來”為主題
以“同心圓”為創意核心
同根同源、同心同緣、同夢同圓
三個篇章依次展開
三地人民耳熟能詳的文化符號
和承載集體情感的共同記憶
將以現代化藝術手法和創新技術呈現
體育激情與人文溫度交融
展開大灣區獨有的風情畫卷
↑8月1日,市民在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澳門賽區官方特許商品零售店選購。新華社發(張金加攝)
今晚
全運聖火將燃起別樣榮光
無論是火種採集還是火炬傳遞
都充分體現科技、環保的理念
這是全球大型體育賽會史上
首次從深海採集“源火”
源自南海1522米深處的可燃冰
被光伏發電的“天之光”引燃
↑9月18日,採火裝置在海底成功引燃“源火”。新華社發(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供圖)
火炬在穗深港澳四城同傳時
人形機器人接力
無人駕駛轉場
低空飛行器運載
簡直把科技感拉滿
↑11月2日,火炬手人形機器人“夸父”在傳遞火炬。新華社記者 江漢 攝
未來十幾天
國內最高水平的競技比賽將輪番上演
勢必會點燃全民運動熱情
本屆全運會上
競技比賽項目
設34個大項419個小項
群眾賽事活動
設23個大項166個小項
14252名運動員
在決賽階段的舞&上角逐
↑11月2日,廣東隊組合全紅嬋/王偉瑩在跳水女子團體賽雙人10米跳&項目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夏一方 攝
“粵港澳一家親”的氛圍
浸透在賽事文化每處細節裏
廣東木棉花
香港紫荊花
澳門蓮花
三朵花瓣交疊旋轉
形成同心禮花的會徽圖案
象徵大灣區同心同源、交融互通
獎牌“同心躍”的挂環
加入了港珠澳大橋上
標誌性的“同心結”設計
代表三地同心協力、共躍未來
香港、澳門憑藉
國際化優勢和出色組織能力
將展現獨特魅力和別樣風采
香港將承辦擊劍、橄欖球等項目
澳門承辦乒乓球、女排等比賽
部分比賽已經開打
正受到港澳市民的廣泛歡迎
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11月8日,在香港進行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男子手球半決賽中,香港隊球員連潤滔(中)在比賽中射門。新華社記者 於洋 攝
在已完賽的公路自行車男子個人賽中
運動員們沿途飽覽粵港澳三地風光
實現六次“無感通關”的順暢體驗
三地攜手籌劃、密切配合
不僅保障賽事順利進行
也為大灣區在
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的融合發展
積累了寶貴的“全運經驗”
↑11月8日,參賽選手在公路自行車男子個人賽中。新華社記者 顏麟蘊 攝
精彩即將綻放
激情已在燃燒
星河閃耀
海浪澎湃
天海一心
潮動粵港澳
今夜
讓我們張開懷抱
擁抱十五運會
擁抱大灣區

記者:田宇、王浩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