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村長班”在魯取經鄉村振興-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08 22:10:25
來源:新華網

印尼“村長班”在魯取經鄉村振興

字體:

  新華社濟南11月8日電 題:印尼“村長班”在魯取經鄉村振興

  新華社記者王鴻碩

  “咣!咣!咣!”錘子敲擊金屬零件的聲音在車間裏回蕩,伴着機器的轟鳴,數十名工人沿着流水線揮錘、檢驗、裝配,配合默契。

  在濰柴雷沃智慧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印度尼西亞農村幹部研修班的22名村長與4名農業官員走進履帶機工廠總裝線,參訪學習中國農機裝配製造技術。

  車間外的空地上,一批嶄新的履帶式水稻收穫機正準備裝箱、打包,幾天后將從青島港發往印度尼西亞。看到印有印尼語標識的包裝箱整齊排列,參訪的印尼農業官員和村長仔細詢問機器的用途和價格。

 11月3日,印度尼西亞農村幹部研修班學員在濰柴雷沃智慧農業有限公司參觀。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 攝

  今年,濰柴雷沃在印尼市場表現亮眼,農機設備出口額已超過2億元(人民幣,下同)。

  印度尼西亞農村與發展落後地區部部長專家顧問蘇吉托説,希望與濰柴雷沃建立更緊密的合作,讓農戶以更優惠的價格用上中國製造的優質農機。

  印度尼西亞農村幹部研修班於2019年正式啟動,由中國駐印尼大使館主辦,與印尼農村與發展落後地區部合作,每屆選派20至30名印尼村長到中國參訪學習,此次是第五屆“村長班”。

  11月的山東,室外氣溫僅8℃,在濰坊壽光市崔嶺西村的一間溫室大棚,翠綠的黃瓜藤蔓沿着支架蔓延,農民崔新中正忙着檢查植株生長情況。他是壽光市眾旺果蔬專業合作社的一名社員,目前有3個大棚,年收入約30萬元。

  “這個大棚建於2016年,當時投資16萬元,不到兩年就收回成本。”崔新中對前來參觀的考察團成員説,合作社負責對接市場和批發商,農民可以全身心投入種植管理。

  印度尼西亞楠榜省南楠榜縣卡蘇吉漢村村長法吉裏·蘇裏亞迪·普特拉説,開辦農業合作社不僅可以讓農民集中精力搞生産,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銷售過程中因競價導致的利潤下降,極有借鑒意義。

  考察團還來到了煙&龍口市南山幼兒園,幾名村長與上體育課的孩子們一起玩起了跳房子游戲。這家幼兒園是南山集團有限公司開辦的學校之一。産業涵蓋鋁業、紡織、教育、旅游等多個領域的南山集團正是從小型村辦企業成長起來。

  11月4日,一名印度尼西亞農村幹部研修班學員在參觀南山幼兒園時與小朋友合影。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 攝

  印度尼西亞東加裏曼丹省東庫&縣特皮安朗薩村村長澤基·哈姆扎説,中國的鄉村重視教育、技能培訓和基礎設施建設,“這裡的經驗讓我意識到,通過政府、村級企業、合作社和居民參與的結合,可以實現經濟發展、社會秩序和民生保障的良性循環。”

  南山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玉海介紹,南山鋁業早在2015年就啟動了印尼項目,2021年建成捐贈賓坦縣第五小學與第二十七中學,並不斷完善園區教育體系。

  印度尼西亞廖內群島省賓坦縣紅家村村長再裏·阿迪説,紅家村近年正在開展建設農村“紅白”合作社,中國農村在提升村民工作積極性、促進社區參與度、激勵民間創新、技術增産、完善鄉村旅游開發方面經驗豐富,值得紅家村參考。

  中國駐印度尼西亞大使館一等秘書劉鵬説,印度尼西亞農村幹部研修班是中國駐印尼大使館和印尼農村與發展落後地區部攜手打造的“小而美”品牌項目,下一步將深化“村長班”交流模式,讓印尼村長能夠“零距離”體驗中國鄉村生産生活。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