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無人車:以無人駕駛重塑智慧城市物流基礎設施-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1/03 10:22:28
來源:經濟參考報

新石器無人車:以無人駕駛重塑智慧城市物流基礎設施

字體:

  今年9月,全球無人配送領軍企業新石器無人車宣布,第10000&整車在浙江桐廬正式下線交付,全球首個萬台規模的無人配送車隊由此誕生。10月,新石器無人車宣布完成逾6億美元D輪融資,由阿聯酋磊石資本(Stone Venture)領投,高成投資、中國移動旗下北京中移數字新經濟産業基金、信宸資本(中信資本旗下私募股權投資業務)、鼎暉VGC、朝希資本、北京市人工智能産業投資基金(北京AI基金)等多家機構聯合領投。這也是國內自動駕駛領域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融資。

  自2018年成立以來,新石器無人車穩步從技術攻堅、試點開拓,走向規模化應用。新石器無人車創始人兼CEO余恩源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無人車市場不僅在國內空間巨大,而且在海外也是個戰略級的領先機會。相信無人車未來將重構全球智慧城市物流基礎設施,以創新物流解決方案賦能全球千行百業。

  從零&到萬台:七年技術躍遷之路

  記者在北京亦莊經開區街頭看到,一輛外形小巧、線條流暢的新石器無人配送車正沿着規劃的路線勻速行駛。它沒有駕駛艙,也無方向盤,卻能自主避障、識別紅綠燈,精準抵達每一個投遞點。順着這輛無人車的日常路線溯源,便可到達新石器位於亦莊的共配中心,這也是全球首個以無人車為核心的智慧共配中心。

  據了解,近年來一場以無人駕駛為核心技術的物流基礎設施“革命”,正在多個城市落點開花。截至2025年9月,新石器已陸續獲得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蘇州、南京、無錫、合肥、嘉興、常州等近300個城市和地區的公開道路許可,累計交付部署無人車近萬輛,足跡覆蓋全球15個國家和地區。

  “從成立以來,新石器無人車經歷了數個發展關鍵節點。2019年全球首個萬台産能工廠投産,2021年獲國內首批無人配送車上路資質,2024年交付量首破千台,直至今年9月23日第10000&無人車正式下線,公司用7年時間完成了從技術攻堅到規模化落地的跨越。”談及公司發展歷程,余恩源如是告訴記者。

  公司成立初期,由於沒有路測場景,創新的成果只能封存在數據中,余恩源也曾經歷焦灼。直至2020年,北京宣布在亦莊建設全球首個“車路雲一體化”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余恩源敏銳捕捉到這一機遇,當即決定將公司總部遷至亦莊。2021年5月,新石器斬獲全國首張無人配送車上路通知書,成為首批獲得合法身份的自動駕駛企業,也標誌着中國無人配送行業正式進入規範化運營新階段。

  進入2025年以來,無人車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訂單數量與二級市場關注度均出現明顯提升。為此,余恩源&&,“概括來講,就是三方面內容:商業模型得到驗證、路權開始規模化開放,同時技術進入成熟區,因而能夠承擔萬台車運行規模的壓力。”

  “其中,AI模型的拐點始於2021年Transformer開源,而我們在同年正式轉向視覺大模型領域。AI訓練有‘三年一輪’的周期律:2021年起步,2024年爆發,我們正好踩中時間節點。與此同時,需求端也同步啟動:2021年北京率先開放無人車路權,我們自研算法並跟物流商試點,到2024年底基本形成行業共識——無人車帶來的運輸成本降低可達1/3甚至2/3的水平,訂單隨即呈現出井噴態勢。”余恩源進一步&&。

  目前,新石器圍繞物流城配場景打造了X系列核心車型,包括X3、X6、X12三款主力産品,三款車型均搭載新石器自研的L4級自動駕駛系統,構建出一套可規模複製、多場景適配的城市智能物流底座。在硬體集成方面,新石器首創中央集成模組,將智能網聯、車載算力、傳感器、熱管理、自清潔與天線等十余個模塊一體化設計,顯著提升系統穩定性與量産效率,為規模化落地打下堅實基礎。

  從“快遞”到“城配”:加碼布局物流“新戰場”

  就業務應用整體格局看,新石器正以貫通“最後一公里”與“即時調度”為縱軸,在不同層級、多個場景中推進無人車的多元化部署。

  從末端物流配送切入,新石器率先與中通、圓通、申通、韻達、順豐、極兔、京東、郵政等優質快遞物流企業達成規模化合作,將無人物流車廣泛應用於網點至社區、站點至樓宇的高頻短駁鏈路,顯著提高配送效率。同時,新石器無人車創新性結合“無人車+籠箱”式裝卸模式,實現高密度訂單下的快速裝載、疾速響應與多點配送調度。

  隨着運營能力的增強,公司的戰略邊界也不斷向即時物流環節延伸。自2025年三季度起,新石器無人車還將進一步拓展即時物流配送,探索更廣闊、更高頻的城市配送物流市場。預計到年底,新石器在快遞以外場景的無人車鋪設量將達到4000至5000&,其中大部分將投入即時物流領域,覆蓋生鮮配送、醫藥冷鏈、商超補貨、即時零售等高頻場景。

  無人車在城市配送領域應用廣闊(企業供圖)

  “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我們的銷量100%來自快遞行業。現在,快遞佔比已降到50%左右,與非快遞場景‘並駕齊驅’。” 余恩源&&,從更為直觀的出貨量來看,年初月銷僅兩三百台,眼下月銷已超兩千台,翻了六七倍之多。快遞需求還在快速上量,但非快遞需求漲得更快:一方面是類似於滴滴貨運的即時物流配送場景,另一方面則是醫藥、汽配、紡織、百貨等城市配送領域。目前接觸到的細分場景已過百個。預計明年快遞業務繼續保持高增長,而非快遞(城配+即時物流)的增速會全面跑贏快遞,銷量佔比有望率先突破50%。

  在余恩源看來,依託産業集群而衍生的本地化、高頻次貨運網絡這一“場景物流”新市場更有廣闊開拓空間。

  “以江蘇南通為例,幾十平方公里內聚集幾十家紡織廠和若干家紡織批發市場,每天有幾千輛輕卡、麵包車往返廠區與商家之間拉貨。”余恩源介紹稱,“這一場景是我們無意中切入的,眼下已在當地投放百餘&無人車,年底將增至五百台左右。而放眼全國,類似的産業集群足有上萬個,潛在無人車需求可達百萬輛級別,遠超此前預期。”

  從國內到海外:捕捉“獨步式”的戰略機會

  今年7月,新石器無人車與韓國仁川市在北京正式達成合作意向並共同簽署意向書,標誌着雙方在自動駕駛、智能物流及智慧城市建設領域的合作邁出關鍵一步。根據意向書,新石器無人車將攜手仁川經濟自由區廳(IFEZA),深度參與仁川市自動駕駛的示範運營項目。在完成商業化驗證後,新石器無人車計劃以仁川為重要基地,進一步加大對韓國市場的投資和業務合作力度。

  與國內市場的爆發趨勢相似,進入2025年以來,新石器海外市場同樣進入加速通道。記者了解到,目前,新石器無人車已進入日本、韓國、德國、阿聯酋等15個國家和地區,圍繞本地物流、工業園區與智能社區等場景展開闔作,向世界輸出物流解決方案的“中國智慧”。

  “在商用車領域,中國擁有近乎全球唯一的完整供應鏈體系。這一賽道對成本控制、産品可靠性和規模化能力要求極高。與國際競爭對手相比,我們擁有‘算法+硬體’的深度融合能力,而海外競爭對手或僅有算法缺乏硬體,或受供應鏈缺失制約,導致其成本普遍高出國內企業好多倍。”余恩源介紹稱,在AI驅動的産業變革中,中國在無人車這一關鍵賽道實現了供應鏈、技術整合能力與規模化優勢共同構成的“獨步式”領先,這種戰略機會也催生了無人車出海的歷史性機遇。

  “目前我們出口海外的車輛屬於‘種子用戶’階段,持有訂單已有約5000&。”余恩源介紹稱,按現有需求推算,2025年海外銷量有望達到五六千台,2026年至2027年進一步突破萬台。公司錨定的幾大核心海外市場依次為:東南亞、日韓、中東、歐洲、拉美等。

  在余恩源看來,未來,“中國技術”有望撬動全球無人車商用領域的多個場景支點,讓無人駕駛奔向海外市場的“星辰大海”。(記者 張漢青 羅逸姝)

【糾錯】 【責任編輯:王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