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人的身體因為衰老或病痛而行動不便時,如何才能痛痛快快地洗個澡?
多年前,“80後”林茹照顧自己年邁的爺爺奶奶時,也曾發出這樣的疑問。現如今,她成了一名助浴師,日常工作便是“給老人有尊嚴地洗一個澡”。
上午9點,林茹按約定時間來到居住在天津市河西區的李奶奶家。一邊打招呼,一邊打開房間暖風、給氣墊浴缸充氣裝水,在家屬的協助下把行動不便的李奶奶抬到氣墊浴缸中,動作一氣呵成。
“自家孩子都是男孩,給我洗澡不方便,平時只能拿濕毛巾擦擦。”86歲的李奶奶説這話時,顯得有些不好意思,由於患有腰病,老人站立行走都很困難,洗一個熱水澡更是奢求。
一個多小時過去了,林茹的衣褲被汗水浸濕,李奶奶也逐漸放鬆下來,吹乾頭髮,擦乾身體,老人體會到了久違的清爽。
通過這份工作,林茹看到了許多老人們隱秘的情緒。
“對於許多癱瘓在床或者行動不便的老人來説,洗澡是家屬和老人的一塊‘心病’。”林茹説,一個熱水澡不僅關乎身體的舒適,更關乎老人的尊嚴。
林茹曾經遇到一位老人,年輕時愛美愛熱鬧,老年卻因病只能臥床在家,由於子女忙於工作,老人的內心世界常年無人關注,抑鬱的情緒越來越嚴重。
一次偶然的聊天,林茹得知老人特別喜歡花,她便買了一盆花送給老人。“這位阿姨看到花,瞬間就笑了,她説原本死氣沉沉的房間一下子就有了生機,心裏敞亮了不少。”
“精神的慰藉比身體的擦洗更重要。”助浴師蔚艷平深有同感,洗澡是一件極度私密的事情,只有讓老人內心覺得安全和被尊重,他們才能卸下心防。
每一次助浴,蔚艷平都會想盡辦法讓老人開心,如果對方是老師,她就和老人聊教育;如果對方喪失交流的能力,她就給老人唱歌、讀詩。
在與老人相處的過程中,助浴師們對於衰老和生命也有了別樣的體會。
“再過幾年我自己也要面對養老問題了。”56歲的助浴師衛春江笑着説,“我只有一個女兒,但好在現在銀發經濟快速發展,養老服務越來越完善,現在我是很多家庭的幫手,未來在我需要的時候,也會有人成為我的幫手。”
服務了許多老人,助浴師們反而對衰老多了一份坦然。林茹説:“我身邊常常有朋友會因為一條皺紋或一縷白髮而焦慮,但其實衰老是一種自然現象,我們阻止不了時光的流逝,所以更應該給予老人多一些關心和耐心。”
民政部、全國老齡辦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31031萬人,佔總人口的22.0%。伴隨着我國老年人,特別是高齡老年人絕對數量增多,失能老年人數量也在快速增加,尊嚴養老正在成為這些老人的剛需。
近年來,各地都在積極探索老年人助浴服務。在天津,養老機構中的養老護理員人數超過5000人,其中絕大多數護理員可以為老人提供助浴服務,不少社區建立了老年助浴中心,形成了入戶助浴、社區服務站助浴聯動模式,並利用智能設備提升老人沐浴的舒適度和便捷度。
養老服務企業天津小橙集團有限公司運營中心總經理李宏宇説,近些年在政策的鼓勵和加持下,銀發經濟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老人能夠享受到各類養老服務,尊嚴養老逐漸成為養老新常態。
“助浴不僅是幫助老人擦洗身體,更是給老人的心靈進行一次沐浴。”林茹説,“老人的需求正在被看見,相信越來越多的老人能有尊嚴、體面地度過晚年。”(記者栗雅婷、包慶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