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港股市場IPO募資總額超1900億港元,位居全球交易所首位。寧德時代、恒瑞醫藥、海天味業等一批A股龍頭公司相繼登陸港交所,成為A+H上市熱潮中的主力軍。
截至10月21日,今年以來共有11家A股上市公司成功登陸港股市場,78家A股上市公司已在港交所排隊,還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已公告擬在港交所上市,但目前尚未遞表。從市值構成上看,在已排隊港交所的A股上市公司中,不乏立訊精密、陽光電源、牧原股份等千億市值龍頭公司。
機構人士認為,A股公司赴港上市熱潮的背後有政策支持、資本市場回暖等因素共同推動,A+H模式正進入新一輪上行周期,A+H上市浪潮將長期改善港股市場結構。
11家千億市值公司排隊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0月21日,剔除失效、撤回、被拒絕和被發回的擬上市公司後,港交所處於排隊中的擬上市公司共計303家,從註冊地來看,逾七成為內地企業。從擬上市板塊來看,上述303家企業中有294家申請港股主板上市,9家申請港交所創業板上市。申請狀態方面,295家為遞表“處理中”,8家為“通過聆訊”。
今年以來,隨着港股IPO市場火熱,共有300家企業遞表,其中有227家為註冊地址在內地的內地企業,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述303家港交所排隊上市的企業中,有多達78家企業已在A股上市,包括立訊精密、陽光電源、牧原股份、賽力斯、勝宏科技、億緯鋰能等,“A+H”上市陣營持續擴容。從在港交所排隊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來看,截至10月21日,有11家為A股千億市值上市公司,其中立訊精密總市值為4452.83億元,陽光電源總市值超3100億元,牧原股份總市值超2700億元,賽力斯總市值超2500億元,勝宏科技總市值超2400億元;華勤技術、先導智能、紫光股份等12家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在500億元-1000億元;用友網絡、長春高新、石頭科技等22家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在200億元-500億元;拉卡拉、邁威生物-U、山推股份等23家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在200億元以下。從市值構成來看,超七成總市值在200億元以上。從行業分佈來看,有44家來自電子、計算機、通信、電力設備等科技板塊,佔比近六成。
此外,安克創新、美錦能源、盛新鋰能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已公告擬在港交所上市,但目前尚未遞表。
瑞銀證券全球投資銀行部聯席主管諶戈認為,A股公司赴港上市熱潮的背後有政策支持、資本市場回暖等因素共同推動,A+H模式正進入新一輪上行周期。
業內人士&&,排隊赴港上市企業數量激增且不乏A股行業頭部企業,科技、出海優勢行業成為主力軍,這一趨勢將為港股提供更多優質標的,並提升市場“含科量”。
港股市場結構將不斷改善
2025年以來,港股IPO市場展現出強勁的復蘇勢頭,募資市場活躍度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0月21日,港股市場有超過70隻新股成功掛牌交易,募資總額超1900億港元。其中,A股公司赴港二次上市的表現尤為搶眼,今年已有寧德時代、恒瑞醫藥、海天味業等11家A股公司成功在港上市,合計首發募集資金超800億港元。
“A+H公司增多對港股市場存在結構性影響,能夠提升港股流動性與定價效率,同時可以優化港股行業結構,提升國際競爭力,強化國際資本配置樞紐功能。”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
中金公司研究部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師劉剛&&,A+H上市浪潮將長期改善港股市場結構,優質公司會吸引更多資金沉澱,強化香港作為中國資産投資窗口和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港股市場近年來一系列改革措施也有望吸引更多資金沉澱,實現優質公司與資金的雙向正循環。
中信證券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師徐廣鴻&&,在港股上市制度改革深化的背景下,優質企業赴港上市也將進一步提升港股市場的資産質量及流動性水平。
德勤預計,今年香港將有超過80隻新股上市,募資額將達2500億至2800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