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假期消費熱潮中,有商家或手持小禮品笑容可掬,或派服務人員反復懇求,甚至直接抓起顧客手機代為輸入,目的卻高度一致:索取那閃亮的“五星好評”。
看似消費者“舉手之勞”,卻可能存在消費“暗傷”。“小恩小惠”換來的虛假五星,終會變成消費者心裏的刺。面對“差評”,不應將其藏進角落,而應將其鑄成良性發展的階梯。
記者:張旭東
編導:徐寧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糾錯】 【責任編輯:王萌萌】
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假期消費熱潮中,有商家或手持小禮品笑容可掬,或派服務人員反復懇求,甚至直接抓起顧客手機代為輸入,目的卻高度一致:索取那閃亮的“五星好評”。
看似消費者“舉手之勞”,卻可能存在消費“暗傷”。“小恩小惠”換來的虛假五星,終會變成消費者心裏的刺。面對“差評”,不應將其藏進角落,而應將其鑄成良性發展的階梯。
記者:張旭東
編導:徐寧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