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發展服務貿易,是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的重要舉措。商務部近日會同中央網信辦、財政部等8部門印發《關於促進服務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稱《政策措施》),提出13條具體措施,為服務出口提供全面政策支持。
具體措施包括:用好用足中央和地方現有資金渠道積極支持服務出口、增強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引導基金撬動作用、優化服務出口零稅率申報程序、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力度、完善保稅監管制度、促進和規範數據跨境流動、支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等。
遼寧大學特聘研究員陳波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時&&,原本為貨物貿易提供的便利化措施和制度保障,如出口退稅、出口認定及相關的金融貸款支持等,如今開始向服務貿易應用和落實,將極大提升服務貿易企業競爭力。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孝松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説,服務貿易涵蓋領域廣泛,業態多樣,《政策措施》對不同門類均提出了具體可操作的促進舉措,覆蓋數字服務、研發設計、供應鏈管理、地理信息等多個新興領域,具有顯著的全面性和系統性特徵,充分考慮了服務貿易發展新形勢。
作為服務貿易的核心部分,數字貿易發展離不開頻繁的數據跨境活動。《政策措施》明確,促進和規範數據跨境流動。舉措包括:制訂重要數據目錄,&&更具操作性的重要數據識別指南。優化調整和動態更新自由貿易試驗區數據出境負面清單,研究探索形成全國自由貿易試驗區數據出境負面清單。
“上述舉措將為相關行業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為服務出口注入新的增長動力。”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白明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時&&,長期以來,我國對數據跨境流動實施較為審慎的監管政策,前期監管體系更側重防範數據安全風險,在數據流動的便利性與效率上仍有優化提升的空間。隨着數據跨境傳輸制度逐步健全規範,數據管理能力持續提升,未來有望適度放寬數據流動限制。
《政策措施》還提出:支持在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海南自由貿易港等有條件的地區開展國際數據服務業務。適應服務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需要,支持在自貿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示範地區等建立國際數據中心和雲計算中心,面向各類有需求的企業提供數據處理服務。
據悉,我國目前已在多個地區布局設立國際通信業務&&口局。特別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將推動數據安全合規有序流動列為重點任務。
海南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黃鵬此前在國家數據局新聞發布會上&&,海南自由貿易港從制度創新、服務創新、場景創新等方面推進數據安全有序流動,取得了積極成效。海南省不斷推動創新性政策和措施&&,明確國際數據中心業務的概念,支持國際數據中心業務運營者向境外提供游戲服務、影視加工、商業航天、北斗應用、跨境電商、跨境直播等國際數據服務。
黃鵬在上述新聞發布會上還&&:“下一步,我們將着力用好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特別是數據安全合規有序流動,進一步推動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建設。研究制定促進數據産業發展政策,在種業、深海、商業航天等領域形成一批領先的數據跨境應用特色場景與創新産品。”
展望未來,王孝松認為,我國服務貿易發展相對較晚,但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新興領域已積累一定産業優勢,具備“彎道超車”的潛力。未來我國服務出口將呈現科技賦能與數實融合兩大核心特徵,新興技術深度嵌入服務貿易各環節,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將深度融合,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也將相互促進,這既是未來特徵,也是我國發展服務貿易的優勢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