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快靈”立法真管用——地方立法實踐新觀察-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18 12:05:35
來源:新華網

“小快靈”立法真管用——地方立法實踐新觀察

字體:

  新華社北京9月18日電 題:“小快靈”立法真管用——地方立法實踐新觀察

  新華社記者馮家順

  直擊業委會成立難、物業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公共收益不透明等民生痛點,《常德市住宅小區物業服務監督若干規定》於今年6月1日正式施行,12條“小快靈”條款助力化解百姓“家門口的煩心事”。

  記者從近日舉行的2025年全國地方立法工作座談會上了解到,近年來,地方人大普遍重視推進“小切口”“小快靈”立法,滿足實踐需要、體現地方特色,成為解決實際問題的有力抓手。

  “體例和條文比較精簡,一般不設置章節,不搞‘疊床架屋’式重復規定,體量較小。”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研究室負責人&&,多數地方的“小快靈”法規條文在30條以內,體現了短小精幹的特點。

  “身板”雖小,卻蘊含“大智慧”。

  助力發展新質生産力,江蘇&&産業技術研究院發展促進條例;更好守護綠水青山,內蒙古制定額濟納胡楊林保護條例;立足歷史文化街區保護,黑龍江為哈爾濱市中央大街步行街區&&專門條例……

  從地方特色文化保護,到賦能新興産業發展;從強化居家養老服務供給,到維護新就業群體合法權益……近年來,“小快靈”地方立法契合地方治理日趨精細化的要求,精準回應解決特定領域、特定事項突出問題。

  針對保姆不好找問題,營口制定家政服務條例,推動行業標準化發展;針對暖氣不熱問題,鞍山修改城市供熱條例,規範測溫、退費和基礎熱費等焦點問題……在遼寧,地方立法為落實“民生清單”保駕護航,“所立之法”真正成為“所需之法”。

  麻辣鮮香、百菜百味,川菜是四川的文化名片。但長期以來,川菜産業面臨協同機制不健全、龍頭企業培育不足、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不完善等問題。

  今年5月1日起,《四川省促進川菜發展條例》正式施行,包含川菜産業促進、人才培養、文化傳承、創新發展、川菜出海等多方面內容,共計29條。

  四川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員賀江華介紹,條例堅持“小快靈”的立法思路,提出建設統籌協調機制、完善發展資金保障等針對性政策舉措,以“小切口”立法推動大變化,持續擦亮川菜“金字招牌”。

  能具體的盡量具體、能明確的盡量明確。“小快靈”地方立法不斷提升可執行性和可操作性,確保“真管用”。

  在雲南昆明,每到冬天紅嘴鷗“如約而至”,成為城市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點名投喂不符合標準的食物,在聚集覓食、棲息地燃放煙花爆竹和放飛無人機,故意侵擾、驚嚇、驅趕、傷害和非法獵捕紅嘴鷗等不文明行為,列明禁止行為、法律責任、部門職責等……一份共7條400多字的《昆明市文明觀賞紅嘴鷗規定》,守護着這些遠道而來的“精靈”。

  因需應時、急用先行。“小快靈”地方立法突出“快”字,效率高、周期短,做到快調研、快起草、快審議、快&&。據了解,“小快靈”地方性法規從立項、起草到通過,用時一般4至6個月,多數二審通過,有的一審通過。

  “天津既有大而全的‘大部頭’綜合性立法,更多的是促進智能製造發展條例、促進海水淡化産業發展若干規定等‘小快靈’立法。”天津市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同志&&,下一步要繼續堅持管用幾條就制定幾條,通過“小、細、準、實”精準滿足實踐需要。

  此外,部分地區推動“小快靈”立法制度化規範化,引導立法精細化精準化。數據顯示,2023年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制定相關規定後,湖南各市州2024年新制定法規中,“小快靈”立法項目佔比91.6%。

  接地氣、合民心、解民憂。期待更多“小快靈”地方立法瞄準發展瓶頸、聚焦百姓需求,讓地方法規更有效力、更有溫度。

【糾錯】 【責任編輯:王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