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樣本觀察·“鎮”了不起丨一張軟鐵皮,“裁”出160億元鋼傢具産業-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05 10:00:13
來源:新華網

中國經濟樣本觀察·“鎮”了不起丨一張軟鐵皮,“裁”出160億元鋼傢具産業

字體:

  新華社鄭州9月5日電(記者劉振坤、楊靜)用鋼鐵製作的茶几、鞋櫃、衣帽櫃……國內市場七成鋼制傢具,來自河南洛陽市郊的一個小鎮。龐村鎮,這個被稱為“中國鋼制傢具産業基地”“全國百佳産業集群”的小鎮,有1000余個品種的鋼制傢具暢銷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産值逾160億元,佔全國市場份額70%以上。

  一張鐵皮裁開産業大門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龐村鎮西龐村的兩位村民,在混合着鐵粉、油漆味兒的簡陋小作坊裏,靠着一把剪刀、一個榔頭、一張鐵皮,手工折邊、點焊、噴塗,終於倒騰出了一台四四方方的鐵皮保險櫃。

  眼瞅着家門口生産的保險櫃不愁賣,村裏人紛紛效仿辦起了小工廠。這些不起眼的小工廠從無到有、由少到多,為日後的龐村鎮鋼制傢具産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那時候家家都有鐵匠舖,叮叮噹當的敲打聲能從村頭傳到村尾。”龐村鎮第一任黨委書記關俊聲回憶,20世紀80年代起,鎮裏的小老闆如雨後春筍般涌現,短短5年時間,全鎮的鐵箱廠便從個位數發展到40多家。

  圖為龐村鎮鋼制傢具企業生産的鋼制傢具産品。新華社記者楊靜攝

  憑藉着質優價廉等優勢,龐村鎮的鋼制傢具産品迅速獲得市場認可。但隨着經濟發展、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龐村鎮人意識到,鋼制傢具産業要想在競爭中立足,必須擴大生産規模、轉變生産方式、提升産品質量。很多龐村鎮的企業開始引進先進設備,學習先進管理經驗,逐步將小作坊升級為現代化工廠,走上了規模化、專業化道路。

  從“龐村製造”到“世界傢具”

  隨着“龐村製造”的口碑愈發響亮,龐村鎮人的目光開始投向國際市場。2003年,龐村鎮從德國引進先進設備,將鋼制傢具産品的誤差控制在±0.1毫米,獲得歐盟CE認證,叩開了國際市場大門。

  在洛陽合豐辦公傢具有限公司的新廠房內,鋼鐵原料整齊碼垛,機械臂自動運轉,來自尼日利亞的客商唐·凱萊克斯告訴記者,“質優價美、種類豐富”是他不遠萬里到龐村採購鋼制傢具的主要原因,在交流中,“Verygood”成了他口中不時蹦出的高頻詞彙。

  “通過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改造,企業整體生産效率提升20%。”洛陽合豐辦公傢具有限公司董事長郜松凱指着生産線告訴記者,這些正在製作的鋼制傢具,將通過國際貨運代理直接從龐村發貨,運往歐洲。

  圖為龐村鎮一家鋼制傢具企業工作人員在生産車間忙碌。新華社記者楊靜攝

  從最初單一的保險櫃,逐漸發展出辦公傢具、民用傢具、校用傢具、醫用傢具等9大類1000多個品種,形成了“採購鋼制傢具,不到龐村不下單”的業界口碑。

  傳統鐵櫃裝上“智慧芯”

  為了讓鋼制傢具站穩市場,龐村鎮人組建了專業的研發、設計、製造、外貿、服務團隊,鋼制傢具産業跑出了令人羨慕的“加速度”。

  走進洛陽花都傢具集團有限公司的智慧檔案主題展廳,一塊智慧化大屏映入眼簾,實時跳動着環境數值、檔案文件存取記錄、安防報警狀態等數據。管理人員輕點鼠標,便可聯動全庫區設備,好比原來冰冷的鐵皮櫃庫房長出了一個負責管理的高科技“智慧大腦”。

  “過去管檔案靠經驗,溫濕度靠看、檔案狀態靠查,效率低下還容易出錯。”公司總經理周旭光指着屏幕説,現在有了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依靠智慧檔案庫房整體解決方案便可實現智能查閱、自動預警,相當於給檔案庫房裝上“大腦”。

  圖為龐村鎮一家鋼制傢具企業工作人員使用智能密集架管理系統錄入檔案信息。新華社記者楊靜攝

  龐村鎮還與知名科技公司在智慧園區、智慧工廠建設等方面開展合作,為“龐村鋼制傢具”注入科技基因。目前,全鎮擁有35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5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累計發明專利百餘項,實用新型及外觀設計專利1000余項。

  四十多年間,從一把榔頭、一張鐵皮的手工作坊,發展到目前的近兩百億産業集群,“龐村製造”從國內市場走上了裏約奧運會、米蘭世博會等世界級舞&。一張軟鐵皮,在市場和科技的加持下,心靈手巧的龐村人裁出了一個響噹噹的鋼制“硬”産業。

【糾錯】 【責任編輯:趙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