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2025年半年報披露落下帷幕,A股電子行業上半年業績版圖顯現。在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的推動下,電子行業景氣度持續提升。工信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實現營業收入8.04萬億元,同比增長9.4%;實現利潤總額3024億元,同比增長3.5%。另據同花順統計,截至9月1日,按照申萬行業分類,A股共有485家電子行業公司披露了2025年半年報,其中282家實現了歸母凈利潤的同比增長,佔比達58.14%。
AI驅動 多家龍頭企業業績亮眼
人工智能(AI)技術的爆發式發展成為推動電子行業業績增長的核心動力。多家電子行業龍頭企業在AI浪潮中搶佔先機,實現了業績的大幅增長。
其中,工業富聯、立訊精密、京東方A、北方華創、中芯國際等行業巨頭表現尤為突出,上半年凈利潤分別達到121.13億元、66.44億元、32.47億元、32.08億元、23.01億元,位居行業前列。
作為高端智能製造及工業互聯網服務商,工業富聯充分受益於AI基礎設施建設的高速發展。公司&&,2025年上半年,全球科技産業格局在智能革命浪潮下加速重構,以大模型與生成式AI為代表的技術突破推動應用生態進入爆發階段。預計北美四大雲服務商2025年合計資本開支將實現高速增長,其中AI雲基礎設施投入佔比顯著提升,帶動高端AI服務器需求激增。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07.60億元,同比增長35.58%;歸母凈利潤121.13億元,同比增長38.61%。
立訊精密同樣把握住了AI終端普及的機遇。公司指出,2025年消費電子行業正式邁入由AI驅動的全新創新周期,AI PC、AI手機、智能聲學、智能穿戴等終端産品加速普及,以及空間計算設備體驗的持續優化,共同激發了新一輪市場熱潮。報告期內,公司消費電子業務表現穩健,成功導入多個新産品項目,並在AR(增強現實)/VR(虛擬現實)、消費級3D打印、機器人等新興領域與客戶加深合作。
在半導體産業鏈方面,半導體設備製造商北方華創上半年營收達到161.4億元,同比增長29.51%。2025年上半年,北方華創完成收購芯源微,進一步完善了在半導體裝備領域的産品線布局,特別是在光刻工序配套裝備方面與原有半導體裝備業務形成強大協同效應。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中芯國際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23.14%,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9.76%。
市場回暖 細分賽道多點開花
受益於AI算力發展機遇、市場需求回暖等因素,電子行業的多個細分賽道也涌現出一批高成長性企業,展現出行業全面復蘇的良好態勢。
在PCB(印製電路板)領域,勝宏科技和深南電路的業績表現亮眼。勝宏科技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0.31億元,同比增長86.0%;歸母凈利潤21.43億元,同比增長366.89%。勝宏科技&&,報告期內,公司堅定執行“擁抱AI,奔向未來”的核心發展理念,精準把握AI算力技術革新與數據中心升級浪潮帶來的歷史新機遇,佔據全球PCB製造技術制高點,憑藉研發技術優勢、製造技術優勢和品質技術優勢,深耕細作國際頭部大客戶,快速落地AI算力、數據中心等領域的産品布局,實現大規模量産,産品結構持續優化,推動公司業績高速增長。
深南電路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04.53億元,同比增長25.63%,歸母凈利潤為13.60億元,同比增長37.75%。在市場拓展方面,公司精準把握AI算力升級、存儲市場回暖和汽車電動智能化三大增長機遇,通過強化市場開發力度、優化産品結構,提升市場競爭力。
另從凈利潤同比增長率(包括扭虧為盈公司)來看,多家公司實現了爆發式增長或顯著改善。&基股份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成功扭虧,展現了其在大功率半導體器件細分領域的綜合實力。覆蓋了消費電子結構件、電子化學品和分立器件等多個領域的光大同創、晶瑞電材和士蘭微等公司凈利潤增速也超過10倍。
從營收增長維度看,在LED(發光二極管)領域,南極光以244.67%的增速拔得頭籌;ODM(原始設計製造商)龍頭華勤技術營收翻倍,同比增長113.06%,其在AI PC、AI手機等新興終端的布局開始顯現成效。
行業復蘇 後市投資主線清晰
對於電子行業上半年的業績表現,多家機構對後市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並認為AI仍將是貫穿電子行業的核心投資主線。
財通證券研報分析認為,電子板塊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趨勢保持向上,結構性特徵明顯。同比來看,2025年第二季度電子板塊整體業績趨勢保持增長,其中受益於AI需求的PCB板塊業績增速高於行業平均。半導體方面,受益於半導體設備國産化、行業周期復蘇、新品導入放量等因素,半導體設備及部分芯片設計公司業績亦快速增長。
“繼續看好AI産業鏈趨勢,尤其是充分受益於全球AI算力需求增長的PCB、光通信、服務器ODM等領域。此外,隨着模型能力的提升及AI應用場景的滲透,我們也看好受益於AI終端需求增長的頭部ODM企業。”財通證券&&。
招商證券認為,隨着終端品牌、芯片、軟體應用等産業鏈龍頭在AI技術上的共同投入,手機/PC/可穿戴/機器人/汽車/XR(擴展現實)/家居等終端有望迎來AI創新浪潮,把握AI端創新大勢。
華金證券研報稱,在以GPT、Gemini等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浪潮下,訓練數據和參數規模快速增長。隨着深度學習算法的優化、模型的成熟,推理型智能體AI對訓練與推理計算需求的數量級提升。持續看好AI基礎設施投資的高景氣度。
中信證券則&&,看好9月消費電子AI端的産品創新與股價表現;繼續堅定看好電子板塊整體的未來行情,推薦半導體設備鏈、國産算力鏈、消費電子整體修復、海外算力鏈四條主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