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巴黎8月30日電(記者田光雨、趙建通、王松宇)巴黎羽毛球世錦賽期間,皮紅艷從居住地馬賽來到巴黎,參加世界羽聯組織的教練員培訓。學習之餘觀看了幾場比賽,她感嘆這屆世錦賽的觀眾氛圍比巴黎奧運會時更加熱烈。
二十多年前,皮紅艷初到法國時,羽毛球遠不及如今受歡迎。作為中國羽毛球“海外兵團”曾經的一員,皮紅艷參與並見證了法國羽毛球發展,助力羽毛球成為中法交流的紐帶。
圖為皮紅艷
1999年,20歲的皮紅艷從人才濟濟的中國國家隊回到四川省隊。彼時一度想要放棄羽毛球的她恰巧接到丹麥一傢俱樂部的邀請,前往那裏打球。
在丹麥與各國運動員打球相處的時光重燃她對羽毛球的熱愛。皮紅艷決心重返高水平賽場,向着奧運會的夢想前進。在法國羽聯的邀請下,她加入法國羽毛球隊,並在不久後獲得法國國籍。
皮紅艷的到來不僅大幅提高了法國羽毛球隊的實力,也改變了很多法國人對競技羽毛球的看法。“法國人之前覺得高水平羽毛球遙不可及。後來看到我的身體素質並沒有非常突出,他們認識到自己通過訓練也能達到很高的水平。”皮紅艷説。
圖為皮紅艷
那時的皮紅艷,是中國羽毛球眾多“海外兵團”中的一員。徐懷雯、姚潔等一批優秀的中國羽毛球選手奔赴海外打球,推廣羽毛球運動的同時,也展示了中國人勤勞、堅韌的品質。
回憶起當初出國打球的選擇,皮紅艷説:“我們這批人出來的那會兒,國內羽毛球市場很小,專業隊退下來就要面臨再就業,好多同時期的隊友都轉行了。我還能在世界羽壇的最高水平打這些年,取得一些成績,是非常幸運的。”
作為當時法國羽毛球的領軍人物,皮紅艷代表法國隊獲得過多站公開賽冠軍,並在2009年奪得世錦賽銅牌。她先後參加了雅典、北京、倫敦三屆奧運會,最好成績是在北京奧運會上進入前八,四分之一決賽1:2惜敗於最後奪冠的張寧。
皮紅艷在倫敦奧運會比賽中
北京奧運會後,中國羽毛球市場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學習羽毛球,羽毛球館數量大幅增長,羽毛球成為中國人最常進行的運動之一。也從那時開始,像皮紅艷這樣出國打球的運動員變少了。“對後來退役的中國羽毛球選手來説,國內發展可能比國外更好,中國的群眾羽毛球在全世界都算是發展得最好的。”皮紅艷説。
那時回國打球的皮紅艷見到之前的隊友,隊友得知她在法國打球的收入後開玩笑説:“你賺的錢比國內做俱樂部少多了,純粹就是出於熱愛。”
退役後的皮紅艷在法國延續着這份熱愛。她曾指導過法國青年隊,培養了不少有潛力的女選手。如今她在馬賽經營着一家羽毛球俱樂部,時不時參與一些中法羽毛球交流活動。
皮紅艷(左一)在中法羽毛球交流活動中
“對兩個國家打羽毛球的小朋友來説,跨國交流是一件很新鮮的事,他們接觸到了不同的羽毛球理念,感受到了對方的文化。中國小朋友很喜歡法國豐富而有趣的訓練方法,法國小朋友則驚嘆於中國孩子對訓練的刻苦和專注。”
今年還有一件令皮紅艷高興的事。或許是繼承了她的羽毛球基因,9歲的女兒逐漸顯現出羽毛球天賦。女兒通過層層選拔,成為了法國羽聯在該年齡段簽約的8名小球手之一,有了參加更多高水平集訓和比賽的機會。
皮紅艷(右)與女兒
談到是否會讓女兒追尋自己的腳步成為職業選手時,皮紅艷&&還沒想過這個問題,“她喜歡就讓她打(羽毛球),先讓她保持這個興趣,未來的路還很長。”
圖片: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