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視點丨文旅“熱”力四射 消費場景煥新——2025年暑期消費盤點-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30 12:47:49
來源:新華網

新華視點丨文旅“熱”力四射 消費場景煥新——2025年暑期消費盤點

字體:

  新華社北京8月30日電 題:文旅“熱”力四射 消費場景煥新——2025年暑期消費盤點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王雨蕭、徐壯、邢拓

  文旅市場“熱”力四射,紅色旅游持續升溫,熱門IP帶動“樂園經濟”火熱;暑期檔百花齊放,銀幕內外聯動助推文化消費提質升級;新業態活力釋放,個性化場景激活消費新動能……

  7月5日,游客在上海樂高樂園體驗樂高大飛車。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今年暑期,消費市場繁榮活躍,各大景區游人如織,消費場景持續煥新,折射中國經濟的活力。

  暑期電子産品掀起“煥新熱”

  進入暑期以來,“考後經濟”潛能釋放疊加8月底開學季購買熱潮,手機、相機、電腦等電子産品消費持續走高。

  “趁着國補優惠,準備換一台配置更高的筆記本電腦,疊加門店補貼後價格非常划算。”在南京新街口蘇寧易購Max店內,大學生劉怡寧正在為新學期升級“裝備”。

  蘇寧易購消費電子商品事業部副總裁馮錦介紹,進入暑期以來,各類3C數碼産品銷售增長迅速,“818”期間長焦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銷售同比增長均超過100%。

  各大電商&&也紛紛推出暑期專屬促消費活動——京東開啟“3C數碼放暑價”促銷,疊加以舊換新補貼後部分商品低至四折起;拼多多百億補貼推出“開學煥新”活動,學生用戶下單文具、數碼産品等可額外獲贈滿減券……

  銷售火熱的同時,更多電子消費品正在向智能化、個性化“煥新”升級。

  在廣東陽江一家商場內,人工智能科技體驗展吸引大批消費者前來打卡體驗。主辦方科大訊飛的工作人員介紹:“今年暑期,很多家長和孩子來我們門店和活動現場了解AI相關産品,暑假期間AI學習機的銷售額是去年的兩倍多。”

  “當前居民消費正從‘功能滿足’逐漸轉向‘體驗升級’,AI與電子産品深度融合,進一步激活消費潛力的同時,也不斷牽引産業向智造升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麗芬説。

 紅色旅游、“樂園經濟”點燃夏日文旅

  遼寧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前,一座巨大的石碑酷似翻開的臺曆,游客們在此駐足良久。

  8月10日,經過維修改造的“九·一八”歷史博物館向市民和游客開放,試開館首日就有超過4萬人次進館參觀。湖南游客焦克説:“在這裡感悟偉大抗戰精神,我的瀋陽之行更有意義了。”

  恰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暑期紅色旅游進一步升溫。同程旅行數據顯示,7月下旬以來,抗戰相關的紀念場館和歷史遺跡熱度持續上升。

  8月25日,今夏正式開園的上海樂高樂園迎來客流高峰,當日門票售罄。步入園區,26米高的巨型樂高人仔“搭搭”映入眼簾,各種游樂設施色彩繽紛,仿佛進入夢幻的童話世界。

  今年暑期,“樂高熱”“Labubu熱”等帶動“樂園經濟”持續升溫。在去哪兒&&上,主題樂園預訂量同比增長70%,上海樂高樂園度假區、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等熱度居高不下。

  與此同時,“跟着演唱會去旅行”“跟着展覽去旅行”等趨勢強勁。飛豬數據顯示,成都、上海、廣州等城市演唱會等熱門文體活動舉辦期間,場館周邊的酒店及景點搜索熱度均大幅攀升。

  “更多人關注旅行中的故事感、生活感,情緒價值成為文旅市場的新引擎。”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供給側更加注重滿足游客個性化、品質化、多樣化的旅游需求,這將是未來旅游産業的發展方向。

  高品質電影扮靚暑期檔

  截至8月30日上午10點,2025年暑期檔電影總票房(含預售)突破116億元;觀影人次(含預售)破3億,超去年同期觀影人次成績。

  作為全年時間跨度最長的檔期,今年暑期檔共有100餘部影片上映,涵蓋歷史、動畫、喜劇、動作、戰爭等多種題材類型。

  “國産影片表現可圈可點,後勁十足。”燈塔專業版數據分析師陳晉説,《南京照相館》《東極島》等歷史劇情片廣受關注,國産動畫電影也大放異彩,《浪浪山小妖怪》《羅小黑戰記2》兩部動畫電影均實現口碑票房雙豐收。

  8月17日,小朋友在江蘇省南京市雨花&區一家電影院觀看《浪浪山小妖怪》的海報。新華社發(杜懿攝)

  為了進一步優化觀影體驗,暑期檔多部影片選擇發布IMAX、CINITY等多個版本。“《F1:狂飆飛車》成為IMAX GT影廳的觀影熱門,不少外地影迷前來打卡,上座人數突破1.5萬人次,上座率遠高於普通廳。”貴陽越界影城區域經理馮志鵬説。

  北京吉祥大戲院組織《戲&》觀影團活動,不少觀眾直呼“在戲台下看《戲&》,這體驗很別致”;以《長安的荔枝》為主題,廣州青宮電影城推出“荔枝古道游園會”,設置眾多特色攤位,觀眾憑票根體驗“荔枝使”的旅程……多家影城突破傳統影院局限,主動鏈結圖書、文創、漢服、潮飲等多元業態。

  中國文化産業協會沉浸式文旅産業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卜希霆説,影院從單一放映載體發展為綜合文化體驗場所,形成從觀影到體驗、再到消費的産業生態閉環,更有利於提升觀眾黏性,形成長期競爭力。

  場景“上新”激活消費新需求

  8月26日,一場名為“七夕心動奇妙夜”的交友專場活動在北京京東MALL南三環店舉行,吸引不少年輕人打卡參加。

  “我們還推出15分鐘粧造體驗、‘心動甜甜圈’DIY烘焙工坊、游戲IP快閃等互動體驗項目,將傳統商業空間轉化為‘社交+體驗+消費’的多元化場景。今年暑期,特色體驗區累計接待體驗顧客超過10萬人次。”京東MALL相關負責人説。

  在長沙,小劇場話劇、脫口秀演出人氣火爆,“白天逛景點,晚上看小劇”成為年輕人全新的打卡方式;在重慶,5000架無人機光影變幻拉滿夏夜氛圍,帶火附近餐飲、文娛等夜間消費;在杭州,針對年輕消費群體,各類快閃首店攜“暑期限定首發”新品扎堆亮相……

  這是7月11日晚在重慶市梁平區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拍攝的無人機表演。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今年暑期,更多‘産品+場景+文化’的多元業態涌現,不斷激活消費新引擎。”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許光建説。

  許光建&&,垂直領域的個性化需求孕育着新的消費增長點,要加快線上線下消費融合,不斷培育壯大定制、體驗、智能、時尚等新型消費。

  “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大力發展入境消費、‘人工智能+消費’、‘IP+消費’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鼓勵各地舉辦豐富多樣的促消費活動,積極培育消費新熱點,營造良好消費氛圍。”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説。

【糾錯】 【責任編輯:王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