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幹河畔珍稀鳥類擴容記-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21 20:58:38
來源:新華社

桑幹河畔珍稀鳥類擴容記

字體:

  晨光初露,漫步在桑幹河國家濕地公園,透過望遠鏡,就能瞧見白骨頂雞帶着幼鳥在河道裏穿梭嬉戲,扁嘴鴨群悠然信步,黑翅長腳鷸翩躚起舞……

  “桑幹河國家濕地公園動物資源豐富,鳥類數不勝數。”山西省大同市雲州區國家公園保護和發展中心主任馬懷宙介紹,在眾多野生動物中,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卷羽鵜鶘等4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琵鷺等16種。

  這群靈動的身影,勾勒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黑鸛是一種大型涉禽,偏好棲息於水質澄澈、食物豐富的開闊河岸、沼澤濕地及溪流周邊。由於全球數量稀少,黑鸛被譽為“鳥中大熊貓”。

  “在桑幹河朔州段,黑鸛的數量從最初零星的兩三隻,逐步增長至十幾隻,到如今穩定維持在三十余只。”山西桑幹河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梁文光説,據當地鳥類管理部門和候鳥保護協會的監測記錄,隨着生態持續向好,目前,每年有五六萬隻、230余種鳥類在這裡棲息。

  這是在桑幹河畔拍攝到的鳥類。(受訪者供圖)

  桑幹河國家濕地公園圍繞濕地生態及動植物資源開展常規監測及定期調查,建立起水文、水質、氣象、鳥類等方面的檔案資料,同時以生物多樣性監測站為依託,持續監測園內水禽種類、數量、分佈及季節性變化,還購置了濕地監測監控系統,為鳥類、水質監測提供科學支撐。

  山西省朔州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趙忠説,他們以桑幹河恢復治理與生態修復為主線,連續7年實施引黃生態補水,生態補水出境率由40%提高到96%。水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為濕地動植物提供了理想的自然生態環境,轄區內2884.08公頃的省級以上濕地面積成為多種瀕危鳥類物種的棲息地、繁殖地和停歇地。

  生態改善,不僅引來了鳥兒,也讓這裡成為觀鳥天堂和旅游勝地。桑幹河沿線的濕地公園和觀鳥景點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攝影愛好者,每逢候鳥遷徙季節,不少人專程前來觀鳥。

  攝影愛好者柴潤説,近幾年,桑幹河流經區域逐漸延長。生態環境變好了,光是自己發現的黑鸛鳥窩就足足有20多窩,一窩平均有三至四個鳥卵。很多人自發組成了愛鳥、拍鳥、護鳥的團隊,還建立了鳥類救助站。

  如今的桑幹河畔已成為候鳥遷徙途中的重要驛站。每到遷徙季,數以萬計的候鳥翩然飛臨,在水面上空形成壯觀的“鳥浪”景觀。如今的桑幹河,河水清清、蘆葦搖曳、飛鳥成群,正以嶄新的姿態滋養着兩岸土地。(記者柴婷)

【糾錯】 【責任編輯:王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