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天津臨港綜合保稅區正式通過驗收。該綜保區為天津第五個綜合保稅區,依託區內碼頭岸線資源,立足海洋工程裝備産業,重點打造海洋經濟、綠色氫能等標誌性産業鏈,為海工裝備等區內優勢産業提質增效提供有力支撐。
天津臨港綜合保稅區於2023年6月5日經國務院批復設立,規劃面積5.56平方公里,陸上邊界全長8.4公里,海上邊界全長6.2公里,地處天津港“一港六區”核心位置。
天津臨港綜合保稅區一景。 (天津海關供圖)
天津海關自貿處處長田家超介紹,為推動天津臨港綜保區順利通過驗收,天津海關針對天津臨港綜保區海工製造企業運營模式的特殊性,在有效監管前提下,探索借助智慧化手段,優化隔離圍網設置,實施分類監管,積極打造適應區域發展特點的海關監管服務模式。
通過驗收後,天津臨港綜合保稅區將充分發揮綜保區政策和區位優勢,加速新舊動能轉換,釋放臨港區域碼頭岸線資源。
田家超&&,天津臨港綜保區將探索“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的功能體系,打造國際貿易、物流分撥、展示交易、檢測維修、金融服務和研發製造六大核心功能。
天津港保稅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將以此次封關驗收為契機,落實綜合保稅區“五大中心”的建設要求,努力將天津臨港綜合保稅區打造成為區域開放關鍵樞紐和全球供應鏈重要節點。(記者張宇琪)
【糾錯】 【責任編輯:劉子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