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鐵路暑運自7月1日啟動以來,探親流、旅游流、學生流三流疊加,持續保持高位運行。國鐵集團數據顯示,自7月1日至8月11日,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突破6億人次,達到6.16億人次,同比增長4.0%,日均發送旅客1467.5萬人次。“火熱”的暑運彰顯“流動中國”的發展活力。
8月2日,旅客在哈爾濱火車站有序出站。新華社發(原勇攝)
熱門線路 持續升溫
在鐵路上海虹橋站,值班站長楊駿華告訴記者,整個暑運是從7月1日至8月31日,工期是62天,鐵路上海站預計發送旅客要達到2855萬人次,日均將超46萬人次,同比增長約7%。“暑運期間旅客的客流還是主要是以學生旅游流、探親流和商務流為主,還是以青島、長沙、廈門這些熱門方向為主。”楊駿華&&。
暑運期間,鐵路部門組織開行親子游、研學游、紅色游、康養游等各具特色的旅游列車和銀發專列,為旅客暑期出游提供了更多選擇。
7月9日,在北京站,旅客在“星光·燕趙號”列車旁留影。新華社記者 白雪飛 攝
7月22日,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首次開行的普惠型旅游專列Y206次從武昌站始發開往新疆,612名游客乘專列開啟縱貫天山南北的18天環疆之旅。
本趟專列精準聚焦銀發旅客需求,列車進行了全方位“適老化”升級。武漢客運段列車長張帆&&,他們着手細節上面的升級,為旅客提供“暖心包”,裏面有暖寶寶、充電寶、針線包、打包繩,以及耳塞、眼罩等。
自7月1日至7月31日,暑運首月全國鐵路累計開行旅游列車266列。同時,全國鐵路精心組織跨境客運。
7月18日起,中老鐵路昆明與萬象間增開一對國際旅客列車。自此,昆明與萬象間每天的國際旅客列車數量增至4列,昆明站、昆明南站均有國際旅客列車始發和終到,為旅客出行提供更多選擇。
7月18日,在昆明站,乘坐昆明至萬象D86次列車的乘客與乘務員合影。新華社發(楊紫軒攝)
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列車長苗江娜告訴記者,為了更好地服務不同國家旅客,列車廣播和服務標識均採用中、老、英三種語言。列車上還提供“絲路漫游”二維碼掃碼服務,只需要簡單掃碼便可以獲取三語&&境卡填記模板、老撾景點介紹、老撾風土人情等資訊。
7月18日,在昆明站,昆明至萬象D86次列車乘務員向乘車旅客灑水錶達祝福。新華社發(陳暢攝)
動態調配 力保暢通
保障大客流順暢出行是暑運關鍵。暑運期間,鐵路部門在三季度列車運行圖的基礎上,編制實行暑期臨客運行圖,全國鐵路日均安排開行旅客列車11416列,同比增長9.3%。
8月1日,旅客在貴陽北站候車大廳候車。新華社發(張維攝)
為更好服務涼山州彝族火把節,國鐵成都局啟動涼山彝族火把節運輸“假日周”,在日常開行47列旅客列車的基礎上,安排動車組列車重聯28列,加開列車20列,日均開行旅客列車超60列。同時,針對火把節夜間活動豐富,旅客返程時間延長,西昌西站加開兩列夜間動車組,方便旅客出行。
成都客運段列車長胡堃説,“在此次火把節期間,我們列車打造了火把節主題車廂,然後開展了彝族的歌舞表演,可以讓旅客沉浸式體驗節日氛圍,並且在車上我們準備了便民箱和豐富多樣的餐食,做好旅客乘車的服務保障。”
在華東,長三角鐵路部門通過延長列車運行區間等措施,進一步提升路網通達性,自暑運以來開行上海至菏澤東高鐵列車,有效拉近長三角與相鄰省份間的時空距離,山東省臨沂、濟寧、菏澤三座地級市首次實現高鐵直達長三角。
7月1日,長三角鐵路上的餐飲服務員為旅客介紹新品餐食。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在華中,為適應旅客“微度假”“輕旅游”等出行新變化,國鐵鄭州局充分發揮“米”字形高鐵成網優勢,採用加開臨客、動車組重聯等方式,加大管內京廣高鐵、濟鄭高鐵、鄭渝高鐵等重點線路高鐵公交化開行力度。
7月1日,旅客在河南洛陽龍門站乘車。新華社發(張怡熙攝)
在華北,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新增天津西往返北京大興間高峰線高鐵動車組列車24對,進一步提升京津兩地的交通便捷性和運輸效率。
天津西站客運車間值班員董佳麗説,他們為旅客提供了便民箱,還為旅客在不同的位置、不同點位,設立了便民的免費充電樁。
7月1日,旅客在天津西站候車。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服務升級 溫馨出行
自2025年暑運啟動以來,杭州西站客流量持續攀升。為保障過夜旅客在車站內有更加舒適的休息空間,杭州西站旅客休息室日前進行了全面改造升級。改造升級後的旅客休息室功能配套齊全,可以為過夜旅客提供洗澡、睡覺、充電、上網等服務。
晚上10點,陸續有旅客抵達休息室。張志華從蘇州過來,將在第二天早上乘坐7點多的高鐵前往西安,她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到休息室過夜。“今晚可以免費住宿,有空調也挺好的,服務態度都挺好,挺熱情。”張志華説。
自暑運拉開帷幕,從深圳站出發乘坐贛深高鐵出行成為當地市民朋友的熱門選擇,客流呈現出持續且強勁的增長態勢。為了提升旅客朋友的出行體驗,今年7月,深圳站對進站流線、候車環境進行優化升級。
深圳站客運副主任張茜茜&&,為了提升旅客的出行體驗,今年7月廣深城際、普速、高鐵共用同一個進站口,辨識度更高,旅客朋友不用為了選擇進站口而煩惱。同時,二樓候車室新建了廣深城際的候車區,候車的面積顯著擴大,候車的環境更加寬敞舒適,並且實現了普速、高鐵、城際的候車區無縫銜接。此外,進站口新增了6&自助閘機、4條安檢通道,即使是在客流高峰時段,也可以保證旅客順暢通行。
為進一步提升旅客出行體驗,各地鐵路部門紛紛拿出實招:國鐵武漢局各大客運車站針對高溫天氣開啟“清涼”模式,在高溫區域採取放置冰塊、增設電扇等降溫補強措施;國鐵瀋陽局聯合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研發橋墩變位監測報警系統,精準鎖定隱患區段,築牢汛期運輸安全防線;國鐵成都局與南方電網貴州公司密切協作,對跨越高鐵等重點區域輸電線路開展聯合巡查,全力保障涉鐵電力設施安全可靠運行。
7月16日,上海機輛段客車檢車員對車輛制動裝置進行檢查。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在湘桂鐵路(廣西段)沿線,橋隧工人檢查隧道內鐵軌(7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愛林 攝
記者從國鐵集團獲悉,7月1日至8月31日,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9.53億人次,同比增長5.8%,日均發送旅客1537萬人次。一列列飛馳的列車承載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見證着“流動中國”的強勁脈動。
7月1日,列車行駛在江蘇省如皋市境內(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發(吳樹建攝)
統籌:吳煒玲
記者:尹恒、張夢潔、俞歡
編導:何莉
配音:王帥龍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