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循規蹈矩的富家女和女學生
古往今來都是多數女性的生活範式
奶奶毅然捨棄了
這些本來已經屬於她的優越
選擇了為民族自由獨立而戰”
趙一曼的孫女陳紅
在《懷念奶奶趙一曼》一文中
這樣寫道

趙一曼
一位家喻戶曉的女英雄
面對日寇寧死不屈的形象
深入人心
其實她本不姓趙
趙一曼是她的化名

她本叫李坤泰
出生於四川宜賓
從小就和別的女孩不同
受大姐夫、革命者鄭佑之的影響
她愛讀書、性格豪爽剛毅
曾為抗拒裹小腳而絕食
還用柴刀砍碎纏腳布和尖尖鞋
女革命家秋瑾
黨的早期婦女運動領導人向警予
編纂《漢書》的歷史學家班昭
都是她崇敬的奇女子

1926年她加入中國共産黨
進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
即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學習
後來又到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深造
留學時她化名“李一超”
那時她與同學陳達邦相愛結婚
可甜蜜還來不及品味
便接到命令即刻回國
輾轉湖北、上海、江西等地
開展地下工作
1929年她的兒子陳掖賢出生
取了個小名“寧兒”
寓意一生平安喜樂
等孩子僅一歲多
她便將兒子寄養在親戚家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
她又化名“趙一曼”
全身心投入革命
從李一超到趙一曼
為何都是“一”
因為她喜歡“一”
一生革命、一心一意、一貫到底

在黨組織派遣下
趙一曼北上東北
在瀋陽、哈爾濱領導抗日鬥爭
1933年4月
她領導了一場電車工人大罷工
面對日偽軍警橫行
她連夜指導罷工
將城市交通脈搏掐斷
最終日偽統治當局
答應工人復工條件
罷工取得全面勝利

1934年7月
趙一曼前往珠河縣(今黑龍江省尚志市)
成為日偽報紙上
赫赫有名的“雙槍白馬”女政委
日寇將她和趙尚志
並列為北滿地區“大匪首”

1935年11月
為掩護部隊突圍
她身負重傷
不幸落入敵手
從1935年11月到1936年7月
長達9個月的時間裏
在偽滿哈爾濱警察廳
陰冷的刑訊室裏
鋼針刺、烙鐵燙、辣椒水灌鼻
敵人用盡了各種手段
她卻沒有説一句
對黨組織和戰友不利的話

敵人打了治、治了再打
只換來趙一曼一句:
“你們可以讓村莊變成瓦礫,
把人剁成肉泥,
但消滅不了我的信仰!”
“趙一曼已經無法提供更多信息”
審訊人員只能這樣向上級報告

1936年8月2日
趙一曼在珠河英勇就義
在赴刑場的列車上
她向押送人員要來紙筆
用幾乎難以握筆的手
給兒子寫下泣血的絕筆

“我最親愛的孩子啊!
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
就用實行來教育你”
……
這封承載着家國大愛
與生命絕唱的家書
至今流傳

實際上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
她的家人並沒有找到她
李坤傑是趙一曼的姐姐
1952年李坤傑偶然得到
一張妹妹的照片
便繼續順藤摸瓜
找到了正在中國人民大學
讀書的寧兒
當時電影《趙一曼》在全國熱映
誰能想到電影裏的女主角
就是她李坤傑的妹妹
就是他寧兒的媽媽

在她身上
有太多令人驚嘆的決定
更讓人們看見一位共産黨人
為解救人民無畏抗爭的
使命與初心
“未惜頭顱新故國,
甘將熱血沃中華。
白山黑水除敵寇,
笑看旌旗紅似花。”
她用年僅31歲的生命
在白山黑水間寫下壯烈篇章
為了紀念趙一曼
她戰鬥過的“山街”
更名為“一曼街”
街上有了一曼公園
公園裏有了她的青銅塑像
她戰鬥和犧牲的地方尚志市
以她的名字創辦了學校
她戰鬥過的侯林鄉更名為一曼村
她的被捕地成為趙一曼紀念園
策劃:錢彤
統籌:令偉家、王春雨
記者:楊思琪、劉赫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