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江濟淮工程實現“雙線引江”功能-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27 17:05:20
來源:新華網

引江濟淮工程實現“雙線引江”功能

字體:

  這是7月27日拍攝的引江濟淮鳳凰頸泵站(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曹力 攝

  新華社合肥7月27日電(記者趙金正、曹力)7月27日,記者在位於安徽省蕪湖市無為市的引江濟淮鳳凰頸泵站內看到,兩台機組正以每秒80立方米的速度抽調長江水至淮河流域助力緩解旱情,標誌着引江濟淮工程實現“雙線引江”功能。

  引江濟淮工程是中國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集供水、航運、生態等功能於一身,供水範圍涉及河南、安徽兩省15個市55個縣(市、區),輸水線路總長723公里,受益範圍7.06萬平方公里。

  這是7月27日拍攝的引江濟淮鳳凰頸泵站(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曹力 攝

  鳳凰頸泵站是引江濟淮工程“雙線引江”線路之一西兆河線上的渠首引江樞紐,該站首次開機,與“雙線引江”另一條線路菜子湖線上的樅陽泵站共同引調江水,標誌着引江濟淮工程“雙線引江”格局的形成。

  據了解,今年7月1日出梅以來,安徽平均雨量為36毫米,較常年同期少八成,其中淮河以北僅12毫米,為1950年以來同期最少。

  7月27日,引江濟淮鳳凰頸泵站工作人員在記錄設備運行參數。 新華社記者 曹力 攝

  為緩解安徽旱情,引江濟淮工程按照統一調度開機引調江水。最近10天,引江濟淮工程已抽調約1.5億立方米長江水進入淮河流域,2025年已先後4次調水約3.6億立方米長江水進入淮河流域。

  “當前引江濟淮‘雙線引江’的格局已形成,規劃的功能和規模得到全面發揮,將進一步保障沿線居民生活用水和農業灌溉用水安全。”安徽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王茂松説。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