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14日電 題:熱浪滾滾,生産一線如何奮戰當“夏”?
新華社記者
入夏以來,全國多地氣溫一路攀升。在火熱生産一線,企業和勞動者不懼“烤”驗,綜合施策戰酷暑,全力確保生産平穩有序運行。
走進科建高分子材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生産區域,耳旁是各種設備交織嗡鳴,眼前是一卷卷膠帶、一個個橡膠壓力墊從生産線上下線,隔壁的原料倉庫內加蓋起遮陽布,發貨區司機正在檢測車廂溫度。
“高溫天氣對我們生産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既有員工安全、設備運行穩定性,還有原材料存放、産品運輸等。”公司董事長吳海濤介紹,入夏以來,廠裏調慢了流水線速度,增加一兩次集體休息時間,確保工人健康;加密設備巡檢頻次,潤滑油換得更勤,保證設備運行效率。此外,銷售部門還為客戶發放産品使用小貼士,幫助客戶解決天熱膠太黏等問題。
持續高溫對工業經濟運行是一場系統性壓力測試,需要堅持綜合管理,不斷提升企業的韌性和能力。
在中國石化集團重慶川維化工有限公司工廠中,一批批精甲酯等綠色精細化工産品即將運往世界各地。“對於我們行業而言,高溫天氣容易造成設備故障率上升、能源消耗加大,給安全生産帶來威脅。”川維化工公司調度部負責人袁金濤説,做好提前預案與應急處置演練格外重要。
為此,企業在進入暑期前便制定《夏季安全生産管理措施》,修訂完善夏季高溫、高負荷季節性監護運行措施。“我們嚴格控制化學品儲罐液位,對液氨儲罐庫存實施日報告制度;將危廢暫存場巡檢頻次由兩次增加到三次,重點檢查庫房室內溫度;嚴格控制工藝運行參數,禁止裝置超溫、超壓和超負荷運行。”袁金濤説。
我國工業用電佔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長期在60%以上,持續高溫導致工業用電需求快速增長,保障工業用電至關重要。
在山東新泰市,山東潤通齒輪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明東告訴記者,公司的生産線已實現電氣化、自動化、智能化,“如今,來多少訂單都不用擔心生産問題,隨時能開足馬力生産。”
作為新泰市第二大用電企業,該公司的供電線路達到7條,對供電穩定性要求很高,以往曾受困於用電緊缺。近年來,得益於山東新能源裝機增長、外電入魯規模擴大等,當地電力迎峰度夏有了硬支撐。
“不僅供電穩定可靠了,電力公司還經常幫我們分析用電特徵,根據峰谷分時電價政策,確定最優生産時段,幫助降低用電成本。”李明東説,高質量的供電服務讓公司擴産上新的信心更足了。
據預計,今年迎峰度夏期間全國最高用電負荷將同比增加約1億千瓦。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將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和電力供需形勢,指導各地和電力企業充分做好機組穩發滿發、跨省跨區電力餘缺互濟,及時協調解決出現的問題,全力服務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面對高溫天氣,工業生産不服“暑”,農牧業亦有“涼”方。
在全國産糧大縣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翠綠的玉米已有一人多高。近期,宏旺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文鏑跑到地裏的頻次明顯增多:“這幾天連續高溫少雨,地裏略偏旱,目前玉米長勢還沒有受到影響。”
多年的種植經驗告訴張文鏑,當前節骨眼上,絕不能掉以輕心。他已組織社員們對地塊加強巡查,時刻更新旱情進展,“如果高溫少雨天氣再持續一週,我們就及時啟動農田井進行灌溉。”
梨樹縣農技推廣總站站長王貴滿告訴記者,當地農業部門已做好防汛抗旱相關應急預案,並組織專家加強一線走訪和農技指導,幫助農民加強田間管理,及時開展抗旱灌溉。
“飲水槽完全暴露在陽光下,水溫太高”“多喂些優質的青綠多汁飼料”“採食區要安裝風扇和噴淋設備”……在河南周口市沈丘縣,近日氣溫直逼40攝氏度。科技特派員王治方正指導養豬戶如何應對高溫、防止熱應激。
“夏季熱應激的危害不容小覷,容易導致牛羊食欲不振、採食量下降,甚至可能導致犢牛、羔羊發生熱射病或死亡。”早在入夏前,王治方和同事們就開始走訪養殖戶,建議在高溫天氣到來之前,盡可能及時出欄,減少存欄數量,降低飼養密度和生産壓力。如今,他們又開展針對性指導服務,制定處理方案,確保畜禽能安穩度過炎熱夏季。
未來一段時間,全國多地高溫天氣仍將持續。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肖潺建議,根據氣候趨勢預測,各方面要防範高溫熱浪風險,做好生産施工保障措施,防範高溫天氣對人體健康的風險,以及高溫熱害導致棉花、早稻和晚稻等作物的減産風險,加強水源管理和調控,保障生産及農業用水需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