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抓“涼”機,內蒙古興安盟讓“清涼”持續發熱-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10 20:57:07
來源:新華網

巧抓“涼”機,內蒙古興安盟讓“清涼”持續發熱

字體:

  新華社呼和浩特7月10日電(記者恩浩)河道沿岸水花飛濺,孩子們踩着淺灘追逐嬉戲,家長們在遮陽天幕下閒談納涼……

  眼下,內蒙古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歸流河生態景觀公園成了當地“現象級”避暑地,接連幾日,都有近千名游客在這裡與清涼“相擁”。今年,當地在此投入15萬元資金,布局了皮划艇、竹筏、水上滾球等多種業態,讓游客們有了更多親水選擇。

 在歸流河生態景觀公園,游客們正在水中游玩。新華社發(王鈺 攝)

  “這裡的水特別清,溫度比市區低好幾度,孩子光腳踩在水裏玩了一下午都不想走。”烏蘭浩特市民陳明偉一邊給女兒擦腳,一邊笑着説,“岸邊能買到冰鎮飲料和泳衣泳圈,帶娃來玩特別方便。”

  考慮到游玩人多,景區加大了救生員和保安的巡邏力度,保障游客安全。“我們在河道兩側每百米就設置了一塊安全警示牌,這些牌子不僅標注了水深提示、防滑提醒,還寫明了緊急&&電話,從細節上織密安全防護網,才讓大家玩得放心。”科右前旗城美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經理張文超説。

  烏蘭浩特市洮兒河畔的神駿灣生態體驗區,原是廢棄沙坑、臭水溝。近年來,當地持續修復生態環境,將藍天、碧水、沙灘、水鳥等南國海島的美景“搬”到這裡,被當地人稱為“小三亞”,帶動周邊50余名村民在景區就業。

 圖為神駿灣生態體驗區沙灘。新華社記者 恩浩 攝

  突泉縣東杜爾基鎮明星湖畔的沙灘上,海獅表演吸引了孩子們的好奇,爭先恐後地上前互動合影。“明星湖旅游度假區試運營2年以來,已經累計接待游客超過100萬人次,實現産值近8000萬元。”東杜爾基鎮黨委書記杜長春説。

  游客在明星湖旅游度假區觀看海獅表演。新華社記者 恩浩 攝

  7月9日,避暑氣候旅游發展大會在阿爾山論壇中心開幕。興安盟委副書記、盟長于吉順説:“阿爾山沒有30℃的高溫熱浪,只有22℃的涼爽天氣,在這裡你可以實現‘冷氣自由’。這裡沒有大都市的快節奏,只有童話小鎮舒展的慢時光。”

  圖為阿爾山市一角(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靜臥在大興安嶺西南山麓的阿爾山,森林覆蓋率高達81.2%,年均負氧離子含量達每立方厘米2.3萬個,使這裡成為炎炎夏日裏名副其實的“天然空調房”。

  游客在內蒙古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游玩(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同時,全國最大功能型礦泉群也坐落在此,這裡被系統開發為溫泉療養、礦泉浴等特色項目,讓游客在火山岩地貌間享受含礦物質的泉療體驗。

  圖為阿爾山中國溫泉博物館。新華社發(姜宇寧 攝)

  近些年,阿爾山將氣候資源轉化為康養品牌內核,當地將自然音樂會、民族舞蹈工坊與溫泉療愈結合,為人們提供深度康養體驗。阿爾山市文化旅游體育局黨組書記韓福乾介紹,以往游客來阿爾山平均停留時長約1.6天,如今隨着旅游産業多元發展,游客停留時間延長到2.5天。

 游客在內蒙古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體驗騎馬。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阿爾山的旅游消費結構迎來了轉變,溫泉療愈、森林SPA、特色民宿等新興場景消費正在快速增長,推動旅游從‘流量’向‘留量’轉變,從‘觀光游’向‘深度體驗游’升級。”韓福乾説。

 圖為阿爾山森林音樂會。新華社發(齊騰達 攝)

  據了解,未來,阿爾山還將引入智能健康監測設備,提升康養服務的專業性和精準度,瞄準京津冀、長三角等地區的康養需求客群,建設“氣候康養旅居基地”,提供長期康養服務。

  圖為科爾沁右翼前旗烏蘭毛都草原夏日風光(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通過精細化氣候資源評估,我們確定阿爾山、烏蘭毛都草原等核心區域為夏季舒適日數超90天的優質避暑帶。”興安盟氣象局局長武金虎説,興安盟創新推出“避暑旅游氣候舒適度指數”實時監測系統,通過景區電子屏、文旅&&等渠道發布。同時,結合氣象數據打造旅游線路,帶動當地200余家民宿、農家樂形成集群效應,讓“天然氧吧+清涼夏日”成為興安盟避暑旅游的核心競爭力。

【糾錯】 【責任編輯:劉子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