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丨退伍軍人當書記,帶出一個億元村-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02 21:48:10
來源:新華網

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丨退伍軍人當書記,帶出一個億元村

字體:

  新華社成都7月2日電 題:退伍軍人當書記,帶出一個億元村

  新華社記者謝佼、張雅雯

  7月的四川眉山市彭山區果園村,微風裏捎來葡萄甜香。夏黑、紅巴拉多、火焰無核……品種多樣的葡萄挂在藤上,顆顆飽滿,晶瑩誘人。

  “這是致富果!去年每畝純收入高達2萬元,全村光葡萄收入一項就超過1.4億元。”正管理葡萄的村民陳桃群説,“我們村成為億元村,要感謝李書記。”

  7月1日,李永偉(右)陳桃群(左)在檢看葡萄。新華社記者 張雅雯 攝

  葡萄園裏一位忙活的漢子,走路步履不太穩。他就是果園村黨委書記李永偉,是上過戰場的老兵,退伍後回到了果園村。

  李永偉的腿因車禍留下殘疾,腿雖不便,頭腦很靈。他在部隊就是技術保障員,村民們知道他能幹,選他做隊長。2010年,李永偉當選為果園村黨支部書記,果園村成立黨委後,又擔任村黨委書記至今。

  “村裏人均九分地,原來只夠口糧。”李永偉説,為了增收致富,村裏在考察了葡萄、獼猴桃、水稻制種等産業後,選擇了有一定基礎、市場較為穩定的葡萄作為發展方向。

  在李永偉的建議下,村裏招來土專家、大學生和本村村民試種,效果非常好,大家信心起來了,準備大力發展葡萄産業。

  種葡萄每畝地初始投資需1.5萬元,一開始很多村民掏不出錢。在惠農助農政策幫扶下,上級對接銀行進村,但個別人卻“走偏”了。“有人剛拿到貸款,轉頭就花錢享受不管種葡萄了,還款時沒錢沒産業,這才慌神找村黨組織。”陳桃群説。

  此風不可長。李永偉組織村民討論決定,所有産業貸款由村兩委監管使用,必須村民實打實先在地裏幹,有苗有肥了,才允許用這筆錢去支付農資費用,往來只限葡萄産業所需,確保專款專用。為打消村民疑慮,李永偉公開曬賬,筆筆清楚,倒逼村民把心思用在葡萄上。

  久而久之,村裏閒逛的人少了,學田間管理的人多了,地裏的葡萄長得越來越好。十五年來,李永偉帶領村幹部持續為葡萄種植保駕護航。

  這是果園村葡萄園裏結出的果子。新華社記者 張雅雯 攝

  為降低農資價格,村兩委沒有選擇找中間商,防止“賺差價”的情況,而是直接找廠家談,通過整村談判拿到出廠價,讓村民種植每畝減少近800元成本。

  “讓果園村的葡萄,沒有一顆爛在地裏!”為擴大銷路,村兩委在彭山區委、區政府支持下打造了“葡萄採摘季”,到成都做推介。村兩委專門組織了黨員志願服務隊上門服務,幫助村民們對接客戶。

  為降低種植風險,村兩委還對接保險公司,開發葡萄保險。村民廖長峨的葡萄被洪水沖毀時,他每畝地每年只花125元投保,出險後按實際投入,得到了每畝8000元的賠付,渡過了難關。

  十五年來,村民口袋鼓起來,精神充實起來,“學習之星”“守法之星”“敬老孝老之星”不斷涌現。果園村先後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鄉村特色産業億元村”“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等榮譽。

  “我最開心的事就是,作為一名共産黨員、退伍軍人履職盡責,帶領大家生活好起來、日子甜起來。”李永偉説。

【糾錯】 【責任編輯:王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