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背到藍天 一名蒙古族飛行員成長記-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4/26 12:30:59
來源:新華網

從馬背到藍天 一名蒙古族飛行員成長記

字體:

  新華社呼和浩特4月26日電(記者李志鵬)“做好飛行前設備檢查”“及時核對飛行數據”……一大早,烏日根寶音便來到天驕航空有限公司機組準備室,與同事一起參加航前準備會,開始一天忙碌的飛行工作。

  4月19日,烏日根寶音(左)在天驕航空參加航前準備會。新華社記者 李志鵬 攝

  “90後”蒙古族小夥烏日根寶音來自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現在是天驕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驕航空”)的一名飛行員。從小在草原牧區長大的他,心裏早早種下一顆當飛行員的種子。“小時候在草原上騎馬放羊,經常能看到藍天白雲映襯下,飛機駛過的畫面,那時我就夢想自己能開着飛機在藍天翱翔。”烏日根寶音説,讀高中時,他參加過“招飛”。雖然未能成功,但當一名飛行員的夢想,時刻縈繞在他的腦海。

  2018年,內蒙古自治區本土航空公司——天驕航空獲得籌建批准。彼時,烏日根寶音即將大學本科畢業,得知天驕航空招收飛行學員,決定放棄其他就業機會,專心爭取飛行學員名額。經過層層選拔,烏日根寶音成為天驕航空首位自主招收培養的飛行學員。本科畢業後,他進入航校學習飛行理論知識,接受飛行技能訓練。

  4月19日,烏日根寶音在呼和浩特白塔機場進行航前設備檢查。新華社記者 李志鵬 攝

  對烏日根寶音來説,從一名飛行知識“小白”成長為飛行執照齊全的學員,並非易事。“入選飛行學員我很高興,對飛行工作充滿期待。可深入學習課程後,困難一個個出現了。”烏日根寶音説,訓練伊始,因普通話不夠熟練,教練發出“左”“右”的指令,他需先在腦子裏翻譯一遍,才能進行相應操作。為了達到訓練目標,烏日根寶音苦練普通話的同時,加大訓練力度。“別人訓練1小時,我就訓練2小時,我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提升飛行知識和技能”。

  天道酬勤,烏日根寶音的努力得到了肯定。2021年11月28日,一個烏日根寶音記憶猶新的日子。那天,他順利完成飛機副駕駛初始本場訓練,實現從飛行學員到副駕駛的蛻變,駕駛飛機在藍天飛翔變成現實。“隨着烏日根寶音開始參與執飛任務,天驕航空的飛行隊伍也增添了新活力。”天驕航空總飛行師勤格勒説。

 4月19日,烏日根寶音在呼和浩特白塔機場進行繞機檢查。新華社記者 李志鵬 攝

  每一次飛行前的繞機檢查、駕駛艙準備等任務,烏日根寶音都一絲不茍地完成。飛行中,他與機長密切配合,確保飛行任務安全順利。入職天驕航空以來,烏日根寶音不斷豐富理論知識,精進飛行技術,追求“一桿一舵”精準到位,讓駕駛操作形成肌肉記憶,“保證遇到緊急情況能及時做出正確反應。”不僅如此,精湛的業務技能幫助烏日根寶音在2024年舉辦的“首屆中國民航飛行員職業技能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勤格勒介紹,為了賽出“天驕人”風采,天驕航空專門安排烏日根寶音與經驗豐富的機長劉野組成搭檔,參加中國民航飛行員職業技能大賽華北地區選拔賽並奪得一等獎。之後,他們代表中國民用航空華北地區管理局參加全國比賽,最終榮獲C909機組三等獎。賽場上,烏日根寶音表現出紮實的專業技能和冷靜的應變能力,與團隊成功應對多種複雜情況。“烏日根寶音學習能力強,願意主動向老飛行員請教,我們經常交流飛行技術,通過分析討論促進業務提升。”劉野説。

  烏日根寶音(右二)在飛行員職業技能大賽華北地區選拔賽中。新華社發(天驕航空供圖)

  內蒙古東西橫跨2000多公里,盟市之間來往路程遠,隨着內蒙古民航事業發展,乘坐飛機已成為當地民眾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在此背景下,天驕航空加快發展步伐,持續完善飛行員人才梯隊搭建,自主培養的飛行員隊伍逐步壯大。與此同時,天驕航空推動“干支通、全網聯”等空中通道建設,逐漸形成適配內蒙古發展戰略與百姓需求的航線網絡體系。

  展望未來,烏日根寶音説,“我將繼續以藍天為紙、航跡為筆,與天驕航空的同事一起書寫飛行員的故事,展現祖國北疆民航人的新風采。”

【糾錯】 【責任編輯:趙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