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看“新”丨具身智能,前景幾何?-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3/09 16:47:03
來源:新華網

兩會看“新”丨具身智能,前景幾何?

字體: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記者佟璐、張漫子)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建立未來産業投入增長機制,培育生物製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産業。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前沿熱點,具身智能備受矚目,它被認為是新一波人工智能浪潮的重點方向。

  具身智能是指將AI融入機器人等物理實體,賦予它們像人一樣感知、學習和與環境動態交互的能力。除了備受關注的人形機器人,無人駕駛、可穿戴設備等具有交互性的硬體也是具身智能落地的重要載體。

  在北京市機器人産業園(亦莊),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研發的人形機器人“天工”在進行奔跑展示(2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對具身智能行業,人工智能大模型是其持續發展的關鍵。“目前,大模型感知世界的方法還是通過視覺、聽覺和語言的理解,下一步要往有物理世界感知能力和探知能力進化,這樣一來,具身智能就不僅能在虛擬空間裏能做規劃交流,也能在物理世界交互。”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

  作為聚焦人工智能原始技術創新的新型研發機構,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在研發具身智能“一腦多體”的具身大模型。智源研究院院長王仲遠介紹,研究院正在布局原生統一多模態大模型的研發,並積極聯合高校、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建設具身智能創新&&,促進具身智能創新生態以及産學研協同發展,支撐具身智能技術産業化。

  具身智能的發展,使得AI陪伴機器人進入家庭的時代正快速到來。“我最看好養老機器人。”周鴻祎説,面臨未來養老護工緊缺的形勢,人形機器人的作用將逐漸凸顯。此外,具身智能在消費端的應用場景非常廣泛,除了陪伴機器人,還可以在家庭安防、教育、娛樂等多個場景發揮作用,讓家庭生活更加便捷、智能和安全。

 觀眾在體驗靈巧機械手。新華社記者 黃曉勇 攝

  具身智能作為實現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路徑之一,正在成為科技競爭的新高地、未來産業的新賽道、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圍繞具身智能這一發展的關鍵詞,北京剛剛發布未來三年的具身智能發展“施工圖”。北京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劉衛華説,北京將聚焦多模態融合感知技術、“大腦”大模型、“小腦”模型技能庫、機器人運動控制等具身智能關鍵技術,促進産學研協同攻關。預期到2027年底,突破百餘項關鍵技術,産出不少於10項國際領先的軟硬體産品。

  “未來10年,包括物理機器人和虛擬助手在內的機器人,有望從工廠和社會各個角落走進家庭,成為每個人的管家、朋友。”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智能産業研究院院長張亞勤&&,這一趨勢不僅會改變個人的生活方式,也會使社會結構、就業模式和經濟體系産生變化。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