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0日,2024年債券通交易總額達10.4萬億元,同比增長4%,交易量再創新高。互換通方面,自開通以來,累計超過70家境外機構成為“北向互換通”投資者。
近期,一系列債券市場對外開放與互聯互通新舉措出爐。債券通“北向通”離岸人民幣債券回購近期將正式啟動、境外投資者獲准使用“北向通”持倉中的在岸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作為互換通履約抵押品,債券通“南向通”交易幣種擴容、交易時間延長等。
中國人民銀行、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香港場外結算公司(OTCC)等監管部門近期相繼發布公告,宣布深化內地與香港金融合作新措施,涉及債券通“南向通”優化擴容、發展利用債券通“北向通”債券作為抵押品的離岸人民幣回購業務、利用債券通“北向通”債券作為OTCC履約抵押品等方面。
業內人士認為,上述舉措將進一步增強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流動性,有助於拓寬境內機構海外投資的渠道,滿足多樣化資産配置需求。同時,還有助於降低國際機構的人民幣業務成本,有效盤活境外投資者的在岸債券持倉,從而提升在岸債券吸引力,增強投資者配置人民幣資産的意願。
1月13日,香港金融管理局發布離岸人民幣債券回購業務安排公告稱,在離岸回購安排下,債券通“北向通”參與者將可以使用合資格在岸債券作為抵押品,在香港進行人民幣回購業務。對此,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執行總監於麗峰認為,該措施有利於海外金融機構以合格在岸債券作為抵押品進行回購融資,盤活其通過“北向通”渠道配置的在岸債券,提高在岸債券的流動性和吸引力,提升海外機構配置人民幣債券的意願。
“這不僅豐富了國際投資者通過債券通持有的人民幣債券的應用場景,還拓寬了人民幣在國際金融領域的使用範疇。”德意志銀行宏觀及新興市場業務中國區銷售總監陶冶青説,新舉措有望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將在岸人民幣固定收益資産納入離岸國際市場,使其成為合格抵押品,這是中國金融市場開放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隨着相關金融産品的不斷豐富以及市場機制的持續優化,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市場的核心地位亦將得到進一步鞏固與提升。
境外投資者還可使用通過債券通“北向通”持有的在岸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作為OTCC的衍生品交易履約抵押品,即作為“北向互換通”的抵押品。於麗峰認為,允許境外投資者使用在岸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作為“北向互換通”的履約抵押品,有利於境外機構在使用互換通管理利率風險時盤活債券持倉,減少現金佔用,提高投資效率,活躍市場交易,增強債券通和互換通之間的協同,提升人民幣債券的配置價值。
此外,在債券通“南向通”運作暢順有序的基礎上,一系列優化擴容措施出爐。這些措施包括:延長基礎設施聯網下的結算時間,支持基礎設施開展人民幣、港幣、美元、歐元等多幣種債券結算,後續還將擴大合資格境內投資者範圍。
於麗峰説,針對“南向通”的一系列優化措施使得南向投資者可投債券範圍擴展至美元和歐元等外幣債券,有利於拓寬南向投資者的投資範圍,疊加後續合格境內投資者範圍擴大,將共同推升“南向通”交易規模。
“近期內地和香港關於債券通投資一系列便利措施的&&,意味着內地和香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進一步深化,有利於國內債券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推進。”於麗峰認為,這些舉措拓寬了人民幣資産在離岸市場的應用場景,有利於增強人民幣債券的吸引力。同時,針對“南向通”的一系列優化措施有利於拓寬境內投資者的境外投資渠道,提高投資收益,並推動香港債券市場的發展。這些舉措將共同推動我國債券市場發展和人民幣資産國際影響力提升,加快人民幣國際化腳步。
業內專家認為,未來,隨着我國債券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持續推進,內地和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將持續深化,債券市場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國內債券市場進一步與國際債券市場接軌。於麗峰預計,“北向通”方面,未來或將在完善市場配套、優化境外機構投資流程、降低境外機構參與成本、提升風險管理效率等方面進一步豐富産品類型和在岸債券使用場景,支持國際投資者參與國內債券市場。“南向通”方面,預計在兩地監管部門支持下,可投資産品、幣種、風險管理手段將更趨豐富,投資便利性有望進一步增強,將支持更多國內機構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做好資産配置,提升投資效率和投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