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東北工業城市與冰球的不解之緣 -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1/21 17:14:11
來源:新華網

一座東北工業城市與冰球的不解之緣

字體:

  新華社哈爾濱1月21日電 題:一座東北工業城市與冰球的不解之緣

  新華社記者梁冬、唐鐵富

  “下面我們練習控球和對抗,大家動起來!”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二馬路小學冰球教練、原國家男子冰球隊隊員崔志楠迅速穿過冰場,大聲呼喊着。隊員們迅速進入對抗模式,他們時而急速滑行,時而驟停轉身,冰刀與冰面摩擦出尖銳的聲響……

  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青少年在體育館進行冰球比賽。

  隨着哈爾濱第九屆亞冬會臨近,冰雪運動在黑龍江火熱進行。近日,記者來到齊齊哈爾市二馬路小學,崔志楠正帶隊進行寒假定期訓練。

  崔志楠告訴記者,校冰球隊上學期間、雙休日及寒暑假期間每日在校開展兩至三小時的陸地或冰上訓練,每週另有兩到三次到體育館進行室內冰上訓練。

  “二馬路小學翼虎冰球隊隊員總數都保持在60人左右,從幼兒園到六年級階梯分佈,組建了U6、U8、U10、U12、女冰等多支隊伍。”二馬路小學副校長劉佔軍介紹,學校共輸送運動員600余名,其中為國家隊培養隊員60餘人。2023年,中國冰球協會授予二馬路小學“冰球搖籃”稱號。

  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青少年在戶外冰場訓練滑冰。

  二馬路小學是全國體教融合的典範之一,也是齊齊哈爾市多年梯隊建設培養冰球人才的縮影。當前,冰球在中國的普及程度不高,卻何以在齊齊哈爾生根發芽?

  當地人自豪地認為,是獨特的地域和氣候特點為冰球打下了廣泛的群眾基礎。“齊齊哈爾是一座為冰球狂熱的城市。一到冬天,大家便相約一起打冰球。”曾培養了多位國家隊隊員的齊齊哈爾第一代冰球教練崔義文回憶,那時候練冰球很苦,訓練場地也少。每到冬天,大家就拿着馬鬃做護具,自備木板搭球門,天還沒亮,就跑到滴水成冰的室外冰場上,一練就是五六個小時。

  齊齊哈爾市地處北緯47度附近,每年冰凍期長,冬季雪量充足,使得這座城市先天與冰雪相擁、與冰球結緣。

  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青少年在戶外冰場訓練冰球。

  1954年,齊齊哈爾在全市各中學選拔冰球運動員,一支業餘冰球隊就此誕生。1962年,齊齊哈爾隊在全國冰球比賽中戰勝哈爾濱隊,首次獲得全國冠軍。“奪冠後,齊齊哈爾掀起了一股‘冰球熱’,各廠礦、學校一下子涌現出100多支冰球隊,街頭巷尾隨處可見拿凍土豆、凍蘿蔔當冰球玩的孩子們。”崔義文説。

  自1954年建隊以來,齊齊哈爾冰球隊累計獲得30多個全國錦標賽、聯賽冠軍,四個全國冬運會冠軍。當地還成功舉辦了亞洲冰球聯賽、世界冰球甲級A組錦標賽、中國男子及女子冰球職業聯賽等賽事。2015年,亞冰聯授予齊齊哈爾市“亞洲最佳冰球城市”榮譽稱號。2017年齊齊哈爾設立“冰球節”,並舉辦夏、冬兩季“冰球季”系列賽事活動,平均每年500余場次,吸引觀眾超百萬人次,冰球已成為這座城市的亮麗名片。

  2024年12月8日,北京京獅男子冰球隊球員侯宇陽(中)在2024-2025賽季中國男子冰球職業聯賽(齊齊哈爾站)比賽中射門。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齊齊哈爾冰球運動長盛不衰還要歸因於科學的體育人才培養體系,目前齊齊哈爾市組建了18支王嘉廉希望學校冰球隊,建立起從U10至專業一隊的全梯隊培養體系。截至目前,齊齊哈爾市向各級國家冰球集訓隊輸送運動員500餘人次。

  齊齊哈爾市體育局局長許濟淳介紹,培養一名冰球運動員的周期長,需要從娃娃抓起。“以前三年級的孩子才開始進入基點校訓練隊,現在我們在一年級甚至學前班就開始着手培養,這樣能爭取至少三年的時間。”許濟淳説。

  在升學壓力下,孩子們在小學階段往往能夠堅持冰球訓練,但升入初中後就容易因學業壓力放棄冰球。

  對此,許濟淳認為,齊齊哈爾“雙軌制”體育人才培養走在了全國前列,目前形成小學、初中到高中的一條龍培養體系。小學畢業後,喜歡冰球並達到相應水平的孩子,可以選擇到重點中學就讀。

  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青少年在體育館進行冰球比賽。

  除常規訓練外,賽事是選拔培養人才的重要&&。齊齊哈爾每年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校際冰球聯賽,平均300余場比賽,擇優選拔進入體育系統U系列冰球隊,參加全國U系列冰球賽事。此外,齊齊哈爾市還同全國知名高校進行人才交流合作,近三年向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高校推薦冰球專業人才18名,拓寬了冰球人才培養的出口,形成了良性循環。

  “要繼續健全‘雙軌制’體育人才培養體系,解決孩子和家長的後顧之憂,做到讓家長不排斥、孩子有前途、人才建設有保障,源源不斷地為中國冰球輸送人才,打造出更多中國的‘冰球明星’。”許濟淳説。

【糾錯】 【責任編輯:劉笑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