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12月5日電(記者周義)儘管已是初冬時節,海面不時有風,但陽光穿過浮雲,照得大嶝島依然暖意十足。
大嶝與金門一水相隔,直線距離不足2公里。湛藍的天空下,站在大嶝南端的廈門新機場工地附近,金門島清晰可見。緊鄰大嶝島環島路,廈門迎賓220千伏變電站便坐落於此。這座佔地面積8876.9平方米的變電站,將成為未來廈金電力聯網的“起點”所在。
這是12月2日拍攝的廈門迎賓220千伏變電站(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周義 攝
2023年12月,廈門迎賓220千伏變電站作為廈金電力聯網工程大陸側電源點投運。項目總投資約2億元,新建2&180兆伏安容量主變壓器,既用於滿足大嶝島自身供電需求,也為廈金聯網預留了空間。
“這是廈門離海最近的變電站,通過填海圍墾建設。考慮到大氣腐蝕性強、土質松軟等不利因素,我們主體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並將主變壓器置於室內,進出線全部沿地下管廊、電纜隧道鋪設。”國網廈門供電公司項目管理中心副主任陳暉介紹,工程還應用了雨水收集回用系統、智能施工設備、GIS殼體對接焊縫超聲波檢測等新技術、新裝備、新材料。
變電站投用一年,廈金電力聯網工程的前期準備和接入點已全面完成。待條件成熟,僅需8.8公里的海底電纜即可連接金門。
這是12月2日拍攝的廈門迎賓220千伏變電站(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周義 攝
“金門現在還是靠柴油發電,廈金通電後,不僅可以提升金門供電可靠性,還將大大減少金門發電廠的碳排放。”廈門大學能源學院副教授謝懷恩2018年來到廈門工作,也是金門島的居民。他説,與廈門聯網通電,對金門可持續發展將大有裨益。
“廈門外送電成本遠低於目前金門島燃油電廠的發電成本,若實現廈門對金門供電,每年可實現3.5億千瓦時的平價清潔電替代。”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博士李智誠介紹,廈金海域海上風電資源豐富,金門還可通過開發風電等綠能,反向給廈門售電,産生收益。
這是12月2日拍攝的廈門迎賓220千伏變電站頂層露&的碲化鎘發電玻璃。新華社記者 周義 攝
2023年9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發布。《意見》提出,探索廈金合作共建基礎設施模式,加快推進與金門通電、通氣、通橋,支持金門共用廈門新機場。推進福州與馬祖通水、通電、通氣、通橋。一年來,福建與金門、馬祖“小四通”加速推進。
大嶝島南端,廈門新機場建設如火如荼,一條連接機場的地鐵也在同步修建;臨近的海面上,廈金大橋(廈門段)施工正忙。
站在迎賓變電站頂樓天&遠眺,陳暉暢想未來,大嶝通往金門的電通了、橋通了、氣通了,他們變電站所在的位置將成為廈金往來的門戶。他期待着迎賓變電站正式“迎賓”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