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視點·AI走進生活丨人工智能,高校“人人皆學”?-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0/29 15:42:51
來源:新華網

新華視點·AI走進生活丨人工智能,高校“人人皆學”?

字體:

  新華社北京10月29日電 題:人工智能,高校“人人皆學”?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楊湛菲、趙旭、朱涵

  今年秋季學期起,全國多所高校面向本科生開設人工智能通識課,北京宣布市屬公辦本科高校人工智能通識課全覆蓋,天津則面向全市高校全面開放首批3門市級人工智能通識課。

  教育部今年啟動了教育系統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示範行動,將打造人工智能通識課程體系,賦能理工農醫文等各類人才培養。聽起來門檻較高的人工智能,高校何以“人人皆學”?

  走進大學通識課堂

  “你能分辨出音樂人譜寫的樂曲與AI生成的音樂嗎?”“人類與AI創作的作品有何不同?”新學期伊始,在《人工智能:情感、藝術與設計》首堂課上,借由生動的案例,浙江大學張克俊老師帶領不同專業的同學們一起探討:AI技術進步將為藝術創作與情感表達帶來的可能性。

  浙江大學本科生院副院長兼教務處處長江全元介紹,今年計算機類通識必修課程體系全面升級,自2024級起面向全校不同專業開設多層次的人工智能通識必修課程。今年秋季學期面向大二及以上本科生開設五個試點班,共有來自非相關專業的256名學生選課。明年春季學期起將在全校全面開設。

  這是9月19日拍攝的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人工智能通識課課堂。(浙江大學供圖)

  北京建築大學教務處副處長許鷹説,今年開設的人工智能通識課為必修課,目前主要面向1841名大一新生,大二及以上年級學生可選修。“學校從上學期開始就定期組織集體備課,不斷優化完善教學內容,保證課程內容適應不同專業的學生;教學過程中,也會加強對這門課的督導檢查。”

  北京市屬高校人工智能通識課的設計,由北京市教委統籌領導,北京郵電大學牽頭,相關市屬高校分工負責、共同參與完成。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孫洪祥&&,課程內容要兼顧難度和深度、適應性強、覆蓋廣泛。“學生人數多,專業背景和個性化需求多樣,既要考慮到不同院校之間的學科專業差異,又要兼顧學生的能力水平。”

  《人工智能與國家治理》是復旦大學今年開設的61門“AI大課”之一。復旦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的小郭説:“此前的四週課程中,老師系統梳理了全球各個國家的AI政策與發展方案。未來數字政府、電子政務是發展趨勢,這門課跟我所學的行政管理專業息息相關,幫我延展了這方面的視野。”

  “人工智能大模型倒逼傳統教育的變革。”浙江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王萬良認為,推廣人工智能通識教育,有助於讓各專業學生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理念,實現人工智能與教育的深度融合。

  直面人工智能時代機遇與挑戰

  人工智能已成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全球政治經濟格局以及教育變革産生着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人工智能進入大學通識教育,意味着它已成為人們學習、研究和工作中的通用技術。運用人工智能成為人人需要掌握的能力。”浙江大學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長吳飛説。

  9月29日,北京建築大學土木工程專業大一學生正在上人工智能通識課。學生們用手機回答問題,在教室前方的屏幕上顯示。新華社記者 趙旭 攝

  為使不同專業學生學有所得,不少高校為學生“量身定制”了學習內容。北京市教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市屬高校人工智能通識課慕課課程模塊設計了理工版、管文版和藝體版3個通用版本,學校可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特點個性化“組裝”課程。

  北京建築大學人工智能通識課主講老師呂橙介紹,非信息技術類專業的學生,並非從零開始學習技術開發和編程,而是要建立科學系統的人工智能認知和概念,培養基本人工智能素養,初步學會使用人工智能工具解決專業領域的基本問題。

  “很多時候,想到比做到更重要。”王萬良説,非專業學生學習人工智能知識,有助於他們熟悉技術需求與應用思路,進而提出專業領域的解決方案。這是創新的源頭。

  人工智能對人類勞動市場、創新能力、知識結構以及社會倫理道德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和挑戰。如何應對這種挑戰也是人工智能通識教育的重要內容。

  “人工智能具有學科交叉的鮮明特點,正推動基礎科學研究範式變革和工程技術難題突破;開設人工智能通識課程,就是讓學生們從知識本位邁向能力本位,恪守人工智能發展倫理規範。”吳飛説。

  孫洪祥&&,北京市屬高校統一開設人工智能通識課程,勢必加快推進學生科技素養和創新能力的提升,培養學生審美、共情、想象等“超越機器的能力”。

  探索教育和行業未來

  放眼世界,高校開設人工智能通識課程已成為全球教育領域的共識。眾多頂尖高校將其納入通識教育範疇,相關課程不僅傳授技術核心原理,更通過跨學科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探討人工智能技術的社會、文化和倫理影響。

  例如,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激進主義-藝術》課程,結合藝術與技術,鼓勵學生探索AI在藝術創作中的應用,同時反思技術進步對社會價值觀的影響。英國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倫敦大學學院等也紛紛開設人工智能通識課程,為學生未來職業發展奠定基礎。

  9月20日,天津大學人工智能學院胡清華教授在授課。當日,天津大學《人工智能導論》正式開課。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從通識教育的發展來看,大學計算機通識教育經歷了近50年的發展歷程,對非計算機專業的教學和科研支撐越來越顯著。如今,“大學計算機”已經同“大學數學”和“大學物理”一樣成為很多大學生的必修課。

  業內人士指出,隨着近年來新工科、新文科、新醫科和新農科“四新”專業體系建設推進,迫切需要進一步實現對學生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提升學生圍繞專業的人工智能應用技能。

  通識教育也區別於專業教育。很多高校近年新增人工智能、智能建造等“智能+”新工科專業。專家認為,當面對新興産業需求時,未來應淡化專業、強化課程,通過拓展組織邊界、學科邊界等,與時俱進更新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系統改進人才培養模式。

  當前,人工智能通識教育仍在發展之中。各高校積極探索師資配備、學習效果、培養方式等方面的更優方案,如在全校或更大範圍內統籌調配專業師資力量,應用模塊化教學,改革考核方式等。

  “未來需要重視人工智能實訓,聚焦前沿技術和應用場景,促進學科交叉和校企協同,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提升能力、強化倫理意識。唯有將知識學習與實踐應用緊密結合,才能真正培養出具備家國情懷、全球視野、創新能力和倫理素養的新時代領軍人才。”吳飛説。

【糾錯】 【責任編輯:吳京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