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國鑒·斐濟 | 記者觀察:澳、新勞動力流動計劃嚴重制約斐濟經濟社會發展-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0/18 00:31:10
來源:新華社

列國鑒·斐濟 | 記者觀察:澳、新勞動力流動計劃嚴重制約斐濟經濟社會發展

字體:

  新華社蘇瓦10月17日電(記者郭鑫惠)近年來,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兩國政府積極推動面向太平洋地區的勞動力流動計劃,吸引包括斐濟在內的太平洋島國大量工人。雖然前往“富鄰”務工的確顯著增加斐濟僑匯收入,但勞動力大量外流更加劇這個發展中國家勞動力市場人員短缺,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制約。此外,因勞動力大量外流而産生的家庭破裂、待遇歧視等社會問題也不容忽視。

  2023年6月7日,師生在斐濟首都蘇瓦清理海灘垃圾。新華社發(桑欽龍攝)

  經濟發展受到衝擊

  過去兩年間,斐濟經歷大規模出境移民潮,平均每年移民出境人數比入境人數多4萬餘人。對這個全國總人口僅約89萬的太平洋島國而言,這是一個值得警惕的趨勢。

  這一大規模移民背後的主要驅動力是“富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提供頗具吸引力的就業和教育機會。聯合國數據顯示,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是斐濟公民移居海外的主要目的國,在這兩國的斐濟僑民佔斐濟海外僑民總數60%以上。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在新冠疫情期間放寬了簽證要求,以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並擴大針對太平洋地區的勞動力流動計劃,即太平洋澳大利亞勞動力流動(PALM)計劃和新西蘭的季節性僱主(RSE)計劃。兩國推出的上述政策為斐濟人,特別是斐濟年輕人打開了出國尋求發展的大門。

 9月7日,人們在斐濟首都蘇瓦參加紅花節花車游行。新華社發(桑欽龍攝)

  然而,當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借助來自斐濟等太平洋“窮鄰居”的移民緩解自身勞動力短缺問題時,斐濟卻在經歷嚴重的勞動力和人才流失。如今,斐濟政府已經意識到問題嚴重,正在努力解決勞動力流失對本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衝擊。

  斐濟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普拉薩德出席議會會議時説,2022年10月至今年3月,至少7萬斐濟公民移居海外,導致政府稅收、經濟活動、消費能力減少,勞動力短缺狀況加劇。按照他的説法,斐濟已有至少10%的正式勞動力流向澳大利亞、新西蘭,建築業、製造業、旅游業、農業……幾乎所有行業都有大量人才流失。

 2021年1月30日,一名女子(中)在斐濟蘇瓦的市場採購物資。新華社記者張永興攝

  斐濟水務局統計,過去四年中約有950名水務技術人員流失;斐濟衞生部數據顯示,僅去年下半年就有417名醫生、護士和專職醫療人員辭職前往國外發展;斐濟教育部數據顯示,去年約900名教師申請短期出國訪學,而如期回國教師不足半數……

  斐濟副總理兼對外貿易合作和中小企業部長卡米卡米加説:“就勞動力市場而言,我們面臨危機。這是現實,也是一場悲劇。”

  2022年3月17日,一名女子在斐濟首都蘇瓦的一家加油站加油(手機拍攝)。新華社記者張永興攝

  社會問題層出不窮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兩國政府稱勞動力流動計劃為“三贏”,即勞動者、勞務輸出國和勞務輸入國三方受益,強調相關計劃能夠為太平洋島國工人帶來經濟利益,為其社區和國家帶來僑匯收入,同時也能為澳、新僱主提供靈活的勞動力。

  然而,澳新兩國政府對所謂“三贏”過於輕描淡寫,鮮有文獻和權威數據表明這些計劃除了經濟利益還有其他好處。相反,太平洋島國勞工在勞務輸入國面臨眾多不公正待遇,而勞務輸出國也面臨關聯就業不穩定的各種社會問題。

  2023年6月7日,一名小學生在斐濟首都蘇瓦清理海灘垃圾。新華社發(桑欽龍攝)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相關報告顯示,儘管勞動力流動計劃的僑匯收入創造經濟效益,但對這些資金管理不當往往導致家庭支持不足和關係緊張。報告指出,太平洋地區勞務移民家庭中的家庭暴力、兒童被忽視和虐待現象有所增加。報告還揭示了因勞動力流動而産生的社會成本,包括家庭破裂、被剝削、社會孤立以及缺乏對家庭的照顧等。

  斐濟婦女、兒童和社會保障部長塔布婭説,統計數據顯示斐濟每六名兒童中就有五人受到家庭虐待或忽視。“由於勞動力流動,斐濟缺乏父母或監護人看護的兒童大量增加。”

  9月11日,塞魯瓦伊婭·卡布卡布(中)和當地婦女在斐濟奈塔西裏省種植蘑菇。新華社發(高鑫攝)

  斐濟就業、生産力和勞資關係部長辛格認為,澳、新兩國的太平洋地區勞動力流動計劃不僅導致斐濟勞動力市場專業人員“嚴重短缺”,還引發一些社會問題。“不幸的是,勞動力輸入國沒有以任何方式幫助我們。”

  今年6月,持有PALM簽證的斐濟公民克裏斯蒂娜·萊韋拉吉在澳大利亞因病死亡。她在澳大利亞的親屬隨後在社交媒體上曝光,指責PALM計劃是“現代奴隸制度”,充滿剝削、欺凌和種族主義。萊韋拉吉之死表明澳大利亞移民和勞工體系存在嚴重系統性問題,勞工被視為消耗品,幾乎沒有任何保護或支持措施。

  萊韋拉吉的親屬強調,澳大利亞必須改革勞工簽證制度,為太平洋島國勞動力提供真正的保護,確保他們得到有尊嚴的對待。

  2020年7月21日,在斐濟首都蘇瓦附近的納努庫奧博格海邊度假村,一名斐濟“武士”迎接游客。新華社記者張永興攝

  措施治標但難治本

  斐濟政府已採取措施,以應對本國勞動力市場人員嚴重短缺。一項關鍵措施是把公務員退休年齡從60歲提高到62歲,以留住公共部門有經驗的工作人員,填補年輕人移居國外留下的缺口。此外,斐濟政府還在考慮招募更多外國工人並執行鼓勵僑民回國投資的政策。

  然而,分析人士認為上述舉措只是臨時性解決辦法。勞動力外流反映出斐濟面臨更深層次的經濟社會領域挑戰,例如就業前景有限和薪資下降等。斐濟政府必須實施切實有效的政策吸引人才,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和發展機會並適當控制勞務輸出規模,才有可能應對這一挑戰。

  其次,斐濟政府需要在勞動力流動帶來的短期經濟效益與其産生的社會成本之間權衡。儘管勞動力流動計劃給斐濟帶來一定的技能積累和僑匯收入,但這點好處遠不及由此産生的高昂社會成本,例如在文化、習俗、環境、醫療、教育等領域造成的直接或間接損害。

  這是1月12日在斐濟蘇瓦航拍的中方援建翻修的室外游泳池。新華社發(桑欽龍攝)

  聯合國相關報告顯示,斐濟已成為澳大利亞PALM計劃最大的勞動力來源國。截至今年6月,澳大利亞有6379名根據PALM計劃入境的斐濟工人。儘管如此,斐濟並未對參加澳新勞動力流動計劃的人數做任何限制。而有類似境遇的南太島國薩摩亞則明確規定每年前往澳新兩國的勞工不能超過6000人。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斐濟2023年僑匯收入5.6億美元,較2022年增長20.4%,在斐濟國內生産總值中佔比為10.2%。加之僑匯受經濟周期影響較小,是較穩定的外匯來源,斐濟政府至今未&&政策限制勞務輸出規模,以免對僑匯收入造成直接衝擊。

  斐濟就業、生産力和勞資關係部長辛格解釋:“作為發展中國家,無論我們做什麼,我們都無法阻止我們的人民為家人尋找更好的機會、更綠的牧場、更好的生活。”

【糾錯】 【責任編輯:錢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