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 | 高海拔登山讓更多人找到“心靈坐標”-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8/24 11:46:23
來源:新華社

追光 | 高海拔登山讓更多人找到“心靈坐標”

字體:

對於13歲的馬湘妮來説

和父親馬嘯一起攀登玉珠峰

是她這個暑假做過最有意義的事

↑馬湘妮在攀登玉珠峰

馬嘯是深圳市登山戶外運動協會副會長

近日記者見到他時

他正帶着女兒

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

參加玉珠峰國際登山小鎮開營儀式

在這裡,父女二人體驗了高海拔登山

↑玉珠峰國際登山小鎮全景

玉珠峰

海拔6178米

是崑崙山東段最高峰

比較適合登山初學者

具有獨特的自然景觀和適宜的高度

很多人將玉珠峰譽為

“人生第一座雪山”

↑戶外運動愛好者攀登玉珠峰

“和女兒一起爬山的經歷

讓我們父女間有了更多共同話題”

“在沒有手機信號的高海拔地區

登山讓我放空自己,緩解壓力”

“我相信

在高原炙熱陽光下曬過的孩子

內心會更加強大”

馬嘯這樣形容登山的意義

↑馬嘯在玉珠峰登山小鎮

登過雪山的人也許都有這樣的感受

忘不了雪山上極其惡劣的天氣

時而艷陽高照

時而雪花紛飛

忘不了在空氣稀薄的雪山上沉重的腳步

每一次抬起與踏下

都感覺腳下有千斤

更忘不了擁抱雪山時那種真實的存在

安靜的夜空裏

心跳聲如此清晰

↑登山者攀登玉珠峰

34歲的方源達來自江蘇無錫

上大學時

他獨自一人坐火車

從北京出發到西藏拉薩登山

今年8月

他利用休假攀登玉珠峰

“如今,雪山對我的吸引力越來越大

感覺有個聲音在呼喚我擁抱大山”

等“峰”來不如追“峰”去

32歲的熊警和方源達有着相似經歷

這些年

他爬過四川的四姑娘山

和雲南的哈巴雪山

“每次登頂前感覺肺要‘炸’了

但離開雪山一段時間

心又開始發癢

登山成就了更好的我”

↑熊警(左)和方源達在玉珠峰登山大本營。新華社記者 李琳海 攝

38歲的楊娟來自貴州貴陽

是一名眼科醫生

這些年,她幾乎爬遍了貴州的山峰

去年11月8日

她成功登頂哈巴雪山

作為一份特殊的生日禮物送給自己

“高海拔登山讓更多人在雲端

尋找身體與心靈的平衡”

中國登山協會委員、

天津財經大學商學院教授梁強認為

和城市的繁華熱鬧不同

高海拔攀登雪山

讓人們追求心中的詩與遠方

當人們踏足山巔

自己與心靈的對話才剛剛開始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體育學院

院長李元説

“戶外運動産業

既能夠促進國內經濟大循環

也能提高民眾健康水平

還能讓人在自然場景裏愉悅身心

它包含了人們對健康的重視

對自由的追尋

對心靈棲息的嚮往

重塑人們的生活方式”

↑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境內拍攝的藏野驢(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昂江攝)

為什麼人們喜歡登高望遠?

百年前的登山探險家喬治·馬洛裏説

“因為山就在那裏”

這句格言激勵無數人奮勇登高

百年後

它被復刻在玉珠峰國際登山小鎮裏

記者:李琳海

編輯:吳俊寬、盧羽晨、牛夢彤

部分圖片由青海省體育局冬季項目和戶外運動管理中心提供

【糾錯】 【責任編輯:趙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