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競渡桃花潭 三賽聯辦古鎮熱-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6/10 20:19:29
來源:新華網

龍舟競渡桃花潭 三賽聯辦古鎮熱

字體:

  新華社合肥6月10日電 題:龍舟競渡桃花潭 三賽聯辦古鎮熱

  新華社記者周暢、張端

  一千多年前,當李白寫下“桃花潭水深千尺”時也許未曾想到,這個位於青弋江源頭的桃花潭,會因他的《贈汪倫》而廣為人知。一千多年後,桃花潭不僅因詩句中的美景知名,還因龍舟賽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粽葉飄香,龍舟競渡。美麗的青弋江上,水上龍舟仿佛游動在雲端。龍舟隊員身着統一服飾,擂鼓吶喊,在整齊雄壯的號子聲中揮槳破浪。

  安徽省宣城市涇縣西南部的桃花潭鎮,在每年端午前後都會舉辦賽龍舟活動。青龍、白龍、黃龍等獨特外形的龍舟,伴隨着激昂的號子聲,吸引着踏歌古岸邊、古民居窗前、參天大樹下、懷仙閣扶欄處的游客和村民的目光。

  作為有着2000多年歷史的古鎮,桃花潭鎮連日來的高人氣,源於2024中國·皖美山水暨第四屆長三角體育節中國·桃花潭第十一屆龍舟賽的舉辦。“為弘揚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桃花潭通過三賽聯辦的形式,落實全民健身戰略。”涇縣桃花潭鎮鎮長夏光田説。

  今年36歲的楊婷一直十分嚮往詩中的“桃花潭”卻未能成行。今年端午節前夕,她在微信朋友圈裏看到了桃花潭龍舟賽的預告。“能一次性看到優美風景和精彩賽事,感受傳統文化,就立即決定帶家人自駕來了。”楊婷笑着説,她很喜歡這種一次出行滿足多重精神需求的方式。

  正是看到了人們的多重需求,今年,安徽省體育局大力打造2024“中國·皖美山水”系列賽,在原有的騎行賽基礎上,新增了8個站點的龍舟賽。

  “我們在賽事期間組織開展龍舟文化節、旅游推介等配套活動,將其打造成集體育賽事、傳統文化、生態風光展示於一體的體育盛宴,讓選手、觀眾跟着賽事去旅行。”安徽省體育局群眾體育處處長張偉説。

  “龍舟競渡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獨特的藝術魅力。將這些元素融入鄉村旅游中,可以大大豐富旅游的文化內涵。”市級非遺項目龍舟競渡傳承人翟大順説,每年端午前一個月,他就開始為龍舟賽做各項準備。

  本屆龍舟賽,除了本地24支龍舟隊外,還特別邀請了涇縣縣域內隊伍、青弋江流域隊伍、長三角地區隊伍以及高校隊伍共49個隊參賽,為歷屆規模最大的一次。賽事期間,桃花潭還組織了龍舟音樂趴、龍舟少年研學、龍舟演藝巡游等精彩的“文娛+體驗”活動。

  此次代表上海參賽的是上海市青浦區龍舟隊。“在上海比賽時更注重競技和速度,壓力會更大一些。但是到桃花潭劃龍舟,在享受比賽的同時還能享受美景,心境不太一樣。”該隊教練朱曉弟笑着説,桃花潭的水質清澈,“劃起來真的感覺人在畫中游”。

  比賽前,到桃花潭古鎮看過徽派建築、品嘗過徽菜的朱曉弟,已經下定決心,“下一次帶上家人一起,來這裡看美景、品美食”。

  “通過體育賽事聚集人氣,寫好‘上半篇文章’;各個部門在此基礎上做好‘體育+’,做好‘下半篇文章’,才能真正拉動賽事經濟。”安徽省體育局副局長秦旭説,以今年的長三角體育節為例,各部門通力合作,“跟着賽事去旅行”,推廣旅游精品線路;“跟着賽事去消費”,體育賽事進景區、進街區、進商圈;“跟着賽事去生活”,推出一批民宿、康養基地,共同促進賽事經濟。

  這個端午小長假,全國各地的精彩賽事不斷涌現。據統計,端午假期首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超2億人次。

  秦旭認為,不同部門之間應當避免“單打獨鬥”,協同推進才有助於形成發展合力,各地應看到體育賽事對鄉村文化振興、鄉村文明建設、助力基層治理等方面的賦能作用;期待各地在充分挖掘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形成因地制宜、各有特色的賽事格局。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