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浪貓如何治理?上海基層社區探索數字經驗-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1/07 15:56:56
來源:新華網

城市流浪貓如何治理?上海基層社區探索數字經驗

字體:

  新華社上海1月7日電(記者王辰陽)寒冷冬日,城市流浪貓的生存問題引發關注。如何有效關愛和管理流浪貓,同時避免它們擾人或傷人?在上海基層社區,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正在幫助問題的解決。

  據統計,截至2023年上海有約40萬隻流浪貓,散落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未經絕育管理的流浪貓繁衍能力強,一些流浪貓聚集叫嚷、翻找垃圾、吃食腐爛食物等問題,對城市治理造成困擾。如何有效救助流浪貓,成為擺在廣大基層社區工作者面前的問題。

上海基層社區開展流浪貓治理工作展板。新華社發(宋文明攝)

  上海市閔行區華漕鎮九韻城居委書記錢超&&,關於如何對待流浪貓,社區裏的居民意見存在分歧,有人主動喂養照顧,有人認為不該招惹流浪貓。一些居民自發組織的投喂、防疫、絕育活動,也缺乏專業理念指導和可持續的人力財力。

  九韻城小區有6000多位居民,因為流浪貓還引發了一些鄰里矛盾。居委會通過調研發現,流浪貓的無序繁衍和居民的無序投喂是主要問題。經過調研和居民討論,小區引入了智能流浪貓屋設備,貓屋內有多角度攝像頭,居民可以線上投喂,還可以實時“雲吸貓”。同時,在遠離居民生活區域的隱蔽位置進行貓屋投放,也能使流浪貓更集中可控。

  目前,智能流浪貓屋設備已初步緩解無序亂投喂的現象,小區環境得到改善。那無序繁衍問題如何解決呢?通過對智能流浪貓屋進行升級改造,加裝抓貓設備,結合人工智能識別等技術手段,可以使流浪貓在較低應激反應下實現抓捕,從而進行絕育。

  街貓APP負責人趙徵宇&&,通過應用智能化設備,一方面避免了愛貓人士被抓傷,另一方面減少了流浪貓的應激反應,節省抓捕流浪貓人力。同時,貓屋的智能設備可以對社區的流浪貓監測建檔,初步實現流浪動物管理的數字化,更好協助社區及相關部門,對流浪動物進行合理處置及長效管理。

  經過半年多的試點,九韻城小區的流浪貓數量得到有效控制,小區居民關於流浪貓的爭論少了、趣味話題多了。“我們認識到,通過精細化治理,是可以做到貓與人和諧相處的。”錢超説。

  閔行區農業農村委員會副主任蔣如林&&,通過政府引導、居民參與、企業支持的方式,成功探索了流浪貓治理新模式。2024年希望通過政府補助、屬地街鎮保障、居民愛心自籌和企業補貼,將工作延續下去,計劃在閔行1000多個小區全面推廣流浪貓科學救助工作,把這件民生小事做好。

【糾錯】 【責任編輯:王頔】